又一个忍气吞声的老师——“杨不管"
(2008-07-17 14:54:33)
标签:
忍气吞声老师“杨不管杨经贵杂谈 |
杨经贵是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地理老师。6月12日上午最后一节课上,杨老师所带7年级2班陈姓同学和杨姓同学因为琐事斗殴,杨姓同学在课堂上发生异常症状,被同学送往医院后死亡。期间,杨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你们有劲的话,下课后到操场去打。”继续讲课。事件发生后,杨老师被称做“杨不管”,甚至有人说,“杨不管”比“范跑跑”更加恶劣。6月29日,各方经过协商,解决了这个事件。其中杨老师已经被停职,并且赔偿死者家属10万元。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对于杨老师的谴责和处罚并不过分,但是,如果不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找出问题的症结,那么,这种谴责和处罚又有什么意义呢。
杨老师是一位五十余岁的地理老师,这是一个需要养家糊口,很多时候必须忍气吞声的年纪。作为地理老师,很多时候,并不能象语文、数学老师那样被重视和有权威。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杨老师一定是深谙其中滋味的,即使他是一个强势的人也无能为力,更何况在当代中国的大环境下,指望一位五十几岁的城镇地理老师强势,是一件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奢侈事情。杨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县城的镇中学,这样学校的学生很多顽劣、顽皮,不好管教,当着老师的面在课堂为了一点儿琐事就大打出手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杨老师所带班级正是初中,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在生理、心理成熟期的前夜,管理起来尤其困难。而且,作为一所镇中学,管理难度就更加大,因为这个社会并不是很尊重老师,让形象并不高大有尊严甚至有些委琐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有权威,是一种痴人说梦。面对两位同学的当堂斗殴,杨老师一句“你们有劲的话,下课后到操场去打。”就反应了这种荒唐和无奈。只是,在墙倒众人推,一相情愿的道德主义旗帜下,谁还会在意这些、关注这些呢?我能够理解的,并不是杨老师的冷漠,而是他的无能为力。如果能力所及,谁又愿意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呢?如果能够预见学生死亡,杨老师又怎能做到如此从容——杨老师的从容里有更多无奈,无奈的令人辛酸,这是当前中国很多中学老师的辛酸。一方面,社会给了他们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又没有给他们适合于这种高要求的尊重。师道尊严,没有尊严,师道焉存!
课堂上出现学生斗殴而且死人的事件,是一件非常荒谬的悲剧。当我们谴责杨老师因为不管做冷漠的旁观者的时候,我们也不过是一些矫情的旁观者。让一个弱势、普通甚至有些可怜的乡镇老师来承担我们这个年代和社会的罪责,即使如果冠冕堂皇,除了暴露我们这个年代、社会和旁观者的粗暴残忍,又能起到什么其他好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