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班级管理中的班干部的培养
(2008-07-17 14:34:34)
标签:
班级管理班干部培养观察教育教学思考杂谈 |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干部在老师和同学之间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是否得力、工作是否大胆等都直接影响着班主任的治班策略执行的好坏,关系着班级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有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在班级内,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教育和培养班干部,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在当班主任的这几年里,通过摸索与实践,在班干部的培养方面,觉得以下几点经验可供班主任朋友参考。
一刚选出来的班干部只能是你管理班级政策的简单执行者、督促者
现代管理学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它的领导者与管理者。领导者有远见的目光和深邃的思想以及宏大的气魄,负责为组织建章立制,制定和描绘发展轨迹。而作为领导者的追随者,管理者认真、踏实、能干,负责按照领导者的意图或者规章制度管理下属。简言之,领导者在组织中负责指明方向并架好梯子,而管理者则负责指导爬梯子的技术和维持秩序。在班级这个组织中,毋庸置疑,班主任充当了部分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充当的是部分管理者的角色。所以,任何一个班主任在心里都要明白班干部就是班干部,也是学生,任何班级管理事务对刚选出来的班干部来说都是陌生的,都只能简单的按照你的方法去执行,而不会也不能去变通。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班干部的角色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是因为他不熟悉你的治班思路决定的。这就要求你在安排班级事物的的时候,除了要讲清楚事情的原委,怎样去执行外,还要指明班干部该怎么去辅助你督导学生执行。比如要求上自习保持安静,除了要给学生讲上自习不能说话,还要讲班干部该怎样去管理。只有这样,在班干部、班级其他学生、班主任都不太熟悉的情况下,班干部的管理才会有效率,才会有较好的效果,班干部才会慢慢树立威信,全体学生才会为共同的目标慢慢凝聚在一起。
二培养班干部的个人魅力和集体认同感,让班干部从简单的管理者变为班级的简单领导者
班干部按照指令这样简单的去管理班级的方法只能是班干部、班级其他学生、班主任相互都不太熟悉的情况下的不得已而使用的。用这种方法班主任不可能对班级情况随时都了解的非常清楚,长久的使用会使班级变得僵硬,同学们丧失青春的朝气,失去活力。所以,如何尽快培养班干部,让他们从一个简单的管理者变成一个初级的领导者是非常必要的。
1.培养班干部的个人魅力
任何一个组织中总有人扮演领导,有人扮演被领导的角色。“三人行,必有我师”,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让班干部明确这一点,并努力增加自己影响别人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领导力是能够自我感悟出来的,只要有心,就能够锻炼出领导力,就能够影响别人。比如说人们不喜欢那些只为自己考虑的人,所以我们不会追随一个只为自己考虑的人,如果这个自私的人为了达到能够影响别人的目的,要让别人追随自己,就必须舍得给予别人。还比如一个人他经常发火,没有个人魅力,他就会缺少追随者,但如果他实现影响别人的的动机很强,他就会修正自己,不要乱发脾气。所以不管是一个好发火的人,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还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只要他自己想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别人,他都会努力修正自己的性格,以至于能够充满个人魅力影响别人。因为他的目标明确,动力极强,他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来约束自己,人在压力下,人在动力下,都可以使自己改正。
2培养班干部的集体认同感
培养班干部的领导能力,首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班级价值观的认同。如果他们认同这个班级的价值观,深刻理解这个班级的价值观,理解这个班级的使命,理解这个班级的宗旨、愿景,他们就能较好的协助班主任使学生满意度最大化,而不是将维护制度放在第一位。如果他发现制度已经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了,他就要敢于向教师提出建议。这个时候他的行为就不再是一个管理者,而是一个领导者。我们要培养的班干部是聪明地工作,而不是愚蠢的盲从。那么怎么才能锻炼出来这种魄力呢?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让班干部提升内在的素质,不但要用案例去教育他,还需要他在班级内部一步一步每一个环节都锻炼一下,适时进行岗位轮换,同时,还要让他看到,如果他干得好,他会有光明的未来;而干不好,他会失去目前的位置,只能是比这个层次更低的一个学生。除此之外,要给予他沟通的机会,只有一个学生经常跟老师沟通,得到老师的赏识,他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这个班级工作,他就有归属感,其实就是培养价值观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