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散文 |
文/边琼
古人极是爱莲,“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或吟诗或作画,浓墨重彩地渲染着莲的纯洁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岂不知淤泥之于莲,恰若浮光之于众生,摒弃所有繁华与浮躁,名利和欲望,拨开生命中的那层浮光,呈现出不施铅华素装莲花的,便是真正的人生。
“金陵十二钗”,独有黛玉配得上莲花为骨,不似宝钗牡丹般雍容华贵,妙玉冬梅似出尘世外,亦不像探春傲然玫瑰的刚毅不屈,却又胜似宝钗的圆滑世故,妙玉的冷僻冷心,更比探春多了几分清新柔和。
人多道她空有才气,却心气过重,爱耍小性儿,孤傲非常,却不知她在那个封建制度为女性套上一层层枷锁的时代,仍能挺起为莲的傲骨,不被“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磨平甚至磨圆了棱角,何其难能可贵。寄人篱下,她忍气吞声,却并未按照王夫人心意劝诫宝玉读圣贤之书;她固然自得,教导香菱作诗时亦不曾作出居高临下的姿态。她恰似莲般净洁无染,却不孤芳自赏。
莲出淤泥不染,必有入泥仍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过程。这恰与黛玉身世相连,贾府乃钟鸣鼎食大家族,外在虚华骄奢,内里腐败不堪。为官的鱼肉百姓,公子哥儿声色犬马,便是那水做的女子亦是暗地里勾心斗角,耍尽了阴毒手段。黛玉初来乍到,即便无法亲眼目睹,也是有所耳闻的。由此她如履薄冰,更加小心翼翼,满腔的心事无处诉说。然而她恪守本心,未被这个大染缸给染到一丝半点,偶尔冒出的锋芒棱角便是他本性的凸显,着实可爱。
莲的花瓣棱角分明,并未因淤泥的挤压而磨平了锐气。正如黛玉的爱情,宝玉性痴,奈何金玉良缘,生生掩过了木石前盟,花谢香残,终敌不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场阴谋的婚姻,斩断了黛玉的情丝,却斩不断她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不妥协。反观宝钗,纵使是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
懂了黛玉,便是爱她出泥莲花的风华与棱角,更爱她如拨开浮光的人性本色,犀利地冲破黑暗,绽放出最动人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