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米阳光

(2010-02-10 00:31:19)
标签:

原创

杂谈

分类: 散文

文/边琼

    日历翻过一页又一页,“初一”的红色正在不断迫近,令人窒息。不知听谁说起,近年来春节一次比一次没有味道,丝毫感觉不到除旧迎新热烈气氛的美好。而这一次情人节和春节的碰撞,想必只能为此增添一份浪漫。

    今天坐在窗前,偶然向楼下看去——因为是新城,夜晚的街道显得有些冷清。远处霓虹不知疲倦的重复着那几个色调,阴沉的建筑投下他无处不在的阴影。忽然间,感慨万千。

    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加厚了彼此之间的隔膜,城市已成为了冷漠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美好的田园风景,想要体验一下躬耕陇亩的生活。然这终究只是想法,更多的人忙碌匆匆,为生活努力奔波。

    倏地想起初三毕业的暑假,去呼市参加考试。那是凌晨一二点下的车,风不大,却彻骨的寒。纵使紧紧贴着爸爸,也感不到一丝温暖。看着陌生的异地车站,耳边传来拉客的旅店老板的叫喊,心中猛地升起一股背井离乡的凄凉惶然。等到进了房间,又向楼下望去,看到熟悉的灯光流转,车水马龙,心才稍稍安。这一刻,城市蓦然变得温暖。

    乡愁是一份眷恋——这毋庸质疑。现下想想,城市也已不知不觉,给了人一份归属感。
    田园乡村是隐逸者的天堂,却承载不起太多的梦想——莘莘学子的大学梦,贫苦工农的致富梦。于是他们背起行囊来到了高楼林立的地狱天堂。这是一处精神上的“金三角”。多少踏入的人,成为这件庞大机器上的螺丝钉。曾经逼仄的梦想早化为遥不可及的彷徨,那些纯白的灵魂也进了染缸,而真正脚踏实地的人正举步维艰,四顾渺茫。

    可它赐予人们希望。是的,希望。城市是包容的陷阱,用并不温暖的手包裹住一切甚至那些边缘人群。超市里人声鼎沸,集市上同样是熙熙攘攘;高楼大厦里端坐着白领,天桥下的乞丐也正踽踽独行。农民工子弟捻灭了最后一根灯芯,夜色下的酒吧里疯狂颓靡;三秋桂子里飘着商业的气息,兵马俑下埋藏的不再是单纯的奇迹。人间百态,十丈软红,构成一幅幅浮世绘——浮世绘,绘浮生。几乎所有人都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它是上帝的化身——从不断绝希望,只时不时来点绝望的调剂。

    有位作者曾说过:“尊重每一个为生活而努力者。”在城市里,这句话完全应该成立。
    可见,包容的城市并不冷漠,真正冷漠的是人心。原本的我们只是蜗牛,背着自己的壳乘着高达高速穿梭,只时不时探出自己小小的触角,若是受了一丁点的刺激,便狠狠地回缩。但那壳毕竟脆弱,一股不经意的暖流,便足以让它脱落。可不知从何时起,它们已蜕化为坚硬的铁壳——重金属的光芒微微闪烁,任凭心灵再上一道枷锁,天天负重的过活。我们仿佛不知疲倦地在荆棘丛中独舞,直至鲜血淋漓,才懂得了放弃,明白了真正想要的东西。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念桥边红药,当时只道是寻常。愿人生若只如初见,再道天凉好个秋——古人的诗词合起来,难免有些不伦不类,但也能大致地阐述意思。

    日渐冷漠的人心在包容的城市里找不到出口,只得回归田园。但现代化的脚步已注定了城市的主流性,与其逃避,不如在铁壳上开一个小小的洞,偷取一抹温暖,不用太多,一米的阳光,便够了……                                                          

                                                          2010年2月7日边琼于红山赤峰

简评: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佳作。作者在文章中变了过节的感悟,对于城市生活的体验……文章中很多语句非常深刻,“我”对于生活和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现实的世界并不完美,有很多让我们无奈和感慨的地方,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我们心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米阳光”,未来就是值得期待的。开头入题自然,结尾处很耐人寻味。期待下文,祝节日快乐!

 

本文已发表于《安徽青年报》 学生周刊:http://s12/orignal/50783067gb884c1457ea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