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与浮士德的故事有点相近,讲一个敢于和魔鬼打赌的人:帕纳索斯博士。
如今的博士成为一个穷苦潦倒的马戏团领班,他有漂亮的女儿和忠心耿耿的侏儒手下,但他想讲述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靠一面魔幻的镜子去取悦观众,但没有观众驻足去听,在城市的夜色中忍饥挨饿地流浪。
他沉醉在酒精中,让自己快16岁的女儿扮演12岁的小姑娘,他在掩饰一个痛苦的秘密:他曾经与魔鬼的赌约。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他们遇到了倒吊人,一个英俊而伪善的托尼。托尼的到来改变了故事叙述的方式,和她一起成长的小伙子还沉浸在变换魔术的自信中,殊不知托尼已经不再按照既有的规则游戏,诱惑成为谋生的手段。博士的女儿喜欢上托尼,两小无猜的懵懂爱情被现实的伪装打的粉碎。
女儿总要长大,青春的冲动会揭开这个隐藏的秘密。博士曾经是一个修士,他始终坚信,讲故事才让这个世界存在,用自己的力量就能支撑整个世界。魔鬼永远是一个捣乱者,他与博士进行了第一次赌约,博士赢了,博士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但也获得了不会死亡的无聊与无奈。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博士遇到了心意的姑娘,迸发了炽热的爱情,爱情让博士与魔鬼进行了交易,让博士重获青春,收获爱情,但博士的孩子在16岁后属于魔鬼。这就是谜底,女儿成为了博士与魔鬼的赌约,16岁生日那天,他将失去女儿。
魔鬼与博士进行第三次赌约,谁能最先搜集5个人的灵魂。托尼是一个撒谎成性,拿死亡开玩笑的伪善者。魔鬼唯一的武器就是死亡,托尼不怕死亡,让魔鬼抓狂。在托尼的帮助下博士搜集到了四个灵魂,然而无论在真实世界还是虚幻世界中,托尼都是个骗子,他推倒了博士的女儿,他依然在表演着他的伪善,当罪行被揭穿,在虚幻的世界中,他依然选择了假死来逃避,然而博士用欺骗骗了托尼,托尼死在了自己的贪欲中。
镜子的背后是梦想但也有可能是贪欲。梦想的天堂和贪欲的地狱从同一面镜子进入。进入境中的世界,让你直面自己的内心的欲望,体会到实现梦想时无穷的快感,但能从镜子中走出来,这才能让你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不敢走进镜子的人是可怜的芸芸众生,但走进镜子却留恋不返的人,他的灵魂就属于魔鬼了。经历过,才能认清现实与虚幻,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正如林青玄所说,爱过才知情重,醉过才知酒浓。
故事还需要继续讲下去。博士的女儿走出来了,逃离了爱情的虚幻,逃离了父亲的规则,她已经不是赌约,她自由了。因为女儿,博士赢得了比赛,他也明白了,故事不一定必须自己去讲,听别人讲,跟别人干,也是一种自由。
魔鬼在哪?上帝不存在了,魔鬼还会存在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