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八德”
(2014-06-26 07:38:37)
标签:
八德文化核心价值观历史德目 |
分类: 文化评论 |
“忠”是一心不二,要求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及其每个成员负责,对社会、国家、民族以至人类文明进步负责。
“忠”是家庭巩固的基石;“忠”是职业道德的灵魂;“忠”是“吏德”的核心;“忠”是为人民服务的根基。
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
孝”不仅是“善事父母”,缅怀祖先,而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人伦道德。孝,“人伦之本”,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爱心,是形成个体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诚”是人的一种内在道德信念,诚而无欺、诚而有信。诚,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间之常道。
诚的本质,一是真、二是实。人要真情实义,物要货真价实,事要求真务实。《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
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
“信”是重诺、心口如一,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信”是立人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
“礼”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礼生于理而起于俗”。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是知是非、明善恶的外在表现,“礼”是社会文明的行为规范。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义是人间正道的向导
“义”是人生理想、信念与追求。义是人生的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义是人的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身正气、坚持正义。义是人生奉献,“见义勇为”。
“廉”是“吏德”、是为官之本,不恶不贪、立身清白为廉洁。廉洁成风,国泰民安;贪污盛行,民不聊生。“廉者,政之本也”。
廉以勤为本,勤俭立清廉。 “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
只有为政清廉,才能政通人和、事业兴旺、天下太平。 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耻”是一种道德心理,“知耻”是明善恶、知是非、辩美丑的一种道德判断,是人性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人与禽兽的重要区别。耻,是人的尊严与良心,是人的“脸”。南宋陆九渊说“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