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北京考生可以查阅自己的成绩了,很快媒体上就放出了文理科状元。不过媒体已经学乖了,不在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而重在关注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宣传成绩是多麽的不经意,状元的孩子爱好多广泛。但我认为这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宣传报道对社会是没有多少好处的。
对于一流的高中来说,需要宣传学生的一本上线率,对于一般的高中来说,需要关注的是毕业率。随着国家开始关注职业教育,特别在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要达到1:1的比例,普通高中未来的发展不是无序的规模膨胀,而是特色发展,开设符合学生成长的课程,组建适合学生成长的社团,创设符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从而有区别培养各种各样的高中学生。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高考分数高只能代表你在这一段跑的快,不代表你最先到终点。现在仅仅是查分阶段,只有学生自己才能去查阅分数,然后告诉伙伴,告诉家长,告诉老师,结果他们的成绩就成为别人比拼的筹码。
还有一件事更为奇特,辽宁的一名考生去年第一名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上了一个学期,然后又回到母校,今年又一次成为第一名考上了北京大学。我想只有在高考至上的社会才会关注出现这样的高考专业户。没有记错的话,四川也曾出现这样的事情,考上了大学,不去,然后换个名字,换个学校,继续考,然后学校就开始大肆地宣传他们又培养了一个“伟大”的状元。
高考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每年高考的时候,我也啰嗦一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