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道休宁之七:校长要关注教学

(2013-07-27 08:58:11)
标签:

教育

休宁

教学领导力

行政领导力

教育家

分类: 教育观察

      最为精彩的要属于校长的论辩了。7月21日上午。

     第一个辩题是学校需要统一的教学模式与学校不需要统一的教学模式,第二个辩题是教学领导力是校长的第一领导力与行政领导力是校长的第一领导力。

      现在不是在学校校长说了算,而是在辩论场,捍卫自己的论题,找出对方的弱点。校长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带上了很多的纸条,真是唇枪舌战,很是精彩,时不时爆出热烈的掌声。或沉稳,或幽默,或激情,或理性,充分展现出校长的个人风采。对于辩题来说各说各理,关键是经过了充分的思考,并且所有都归结到了一点,校长要关注教学,把教学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这是共同的前提。

     对于第一个辩题,过去我倾向于学校不要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样抹杀了教师的个性和积极性,助长了校长的长官意志,不利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我倒很希望老师们找到并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辩论,我认识到过去的局限性。针对新建的学校,新入职的教师,学校还是需要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固化成为教学的框架和程序,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很快走向规范,对于有经验的教师鼓励他探索适合自己学科和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但总之要统一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上来。不然课堂教学是一套,学校教育又是一套,相互纠缠,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在2010年区县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形成有效教学模式”时,我曾写下如下一段话,如今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教学模式上联教育理论,是教学思想与教育规律的反映。教学模式下联教学实践,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程序。在课程教材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形成有效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1.促使教师成长。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程序,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可以使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时不至于感到空洞,在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时,不至于感到“盲目”。

  2.促使教师思考。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上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而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接受教育的枯燥理论,而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教师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促进教师成熟。模式和模式化是一项工作成熟、规范的的形式化体现。教学模式是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念化,是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技术保障。灵活运用和善于总结教学模式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既是一个教师的成功保障,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体现。

    关于第二个辩题:我想在学校去行政化的今天,我们虽然在现实中行政领导的实效性更强,但我们更需要加强教学领导力,因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学管理学》这本书中提到的学校管理中,科层管理与专业管理之间的矛盾。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需要专业领导,需要教育家来办学。

    关于领导力的内涵,以及行政领导与教学领导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在《教育管理辞典》中也没有说清楚。在辩论中有校长提到了教学领导力的六个方面,当时没有记下来,也不知出自何处,网上也没有查出来。在教育部颁布的校长专业标准中关于教学领导的有两条: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发展。我认为教学领导是落实教学是学校核心业务的体现,而行政领导更多是内部管理。记得曾经有很形象的比喻,领导就是知道在哪里放梯子,管理就是知道怎样放好梯子。前者是方向,后者是细节。正如企业永远要关注产品和市场一样,学校要永远关注学生和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