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有幸参加了高等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工作研究会成立大会,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副校长作了很精彩的发言。自己上一次听曹老师的讲课已经过去7年多了,时间过的真快。
曹老师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一种情怀,是对青年一代的情怀,是对祖国未来的情怀,教育要有创新和改革的意识,要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北京师范大学要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是责无旁待。北京师范大学的直属学校体系和合作办学体系是一种有效的探索,这个平台是一种资源共享,是经验分享,是责任共担。
顾明远老先生已经80岁了,还继续战斗在教育舞台上,继续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这是一种力量,鼓励我们现身教育的后辈们沿着老先生的道路前进。他做了“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专题讲座,他谦虚地说他在谈老调子,但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他会需要不停地呐喊。
顾先生从《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八大报告》谈起,谈到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他很关注国家关于教育政策的变化,关于世界形势的变化,谈到了3D打印和大数据时代。他依然在不断的学习,引用《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关于现代人需要的能力,他引用《第56号教师的奇迹》来说明他一直提倡的教育理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最后顾先生强调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这是一个充满了教育情怀,有着教育责任的老人,他已经为我们开创了道路,我们需要紧紧地跟上。这几天的晚上,我有空就看顾先生的教育随笔,这是一个谦虚的老人,在70岁的时候还自谦为教育园地的小草,愿化为泥土,滋润桃李。《杂草集》《野花集》《绿叶集》,这就是一个老人对自己的总结。
想到在5月份,第一次见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老师,向她谈起她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裴老师说她开创的理论体系真希望年轻人能够超越。老一辈教育家没有固守在自己构建的教育大厦中,而是孜孜不倦地培养着,鼓励着年轻的教育工作者继续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