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的时间听取了刘竑波关于德育原理的讲座。
一方面佩服她滔滔不绝的口才,上午三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另一方面佩服她的敬业,不仅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另外直接带到课堂上和大家进行分享,有音乐、电影、照片、文章等等。这真是一个用心的教育者。
从她个人的讲座,我明白德育从来不缺乏场地,资源,缺乏的是我们的用心。她丰富的材料,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为我们诠释了这一切。
在讲座中主要是解决五个问题:
理念之辩:德育是什么?
历史追思:道德可教吗?
内容探析:道德教什么?
手段求索:道德怎么教?
模式创建:什么最适合?
提出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关键是不唱高调,恪守底线。上午放映的张虹《问·大陆小学》,没有旁白,采用直接手法的纪录片,揭示学校德育的两套话语还是很有启发的。对教育的解读竟然可以这样去做。
下午主要讲的是师德问题。师德是学校德育的灵魂,灵魂才能影响灵魂,激情才能点燃激情。她认为教育专业服务的内容与师德规范的内容存在的内容存在高度一致性。同时也分析了美国和英国关于师德的标准,如对学生和自己有高期待-相信自己能影响学生及其生活;恰当地使用权力;能与学生保持健康距离;能公平评价学生的表现;保护隐私;行为适当、始终如一;避免个人价值判断或将个人价值强加于学生等,每一个方面都是值得当下中国教师们深思的。
她一直强调这种讲听模式效果并不好,大家姑且听之,我有同感,这是一种最偷懒的方法,教师轻松,学生更轻松,但真正有效的形式是讨论,大家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实际深入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完美地表达出来。这是我们缺乏的,也是急需要的。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做出来的才是自己的。
最后她以“让我们放手,这才是教育爱”结束一天的讲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