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学生中毒死亡,初步怀疑是室友所谓。为死者讳,我们本不应该在质疑的娱乐中狂欢,然而大众总想窥视背后的故事,于是多种版本就在民间流传。
我们习惯了质疑,习惯了什么都不相信,在警方没有查明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是故意投毒,于是所谓的有智之士开始抨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质疑大学教育问题,开始质疑人才培养问题。我本来也想谈谈教育中成才与成人的矛盾,但看到大家对教育的义愤填膺,我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感到惶恐和不安。
我们不禁要问,复旦大学悲剧,只是教育问题吗?
记得前一阶段,全国声讨学生课业负担重,于是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减负增效,效果怎么样呢?小学生下午3点钟放学,家长们还没有下班,只好给他们报各种课外补习班,学生负担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沉重。减负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更是家长和社会的事情。我们一方面批判着重点学校的弊端,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重点学校。我们大部分的批判是因为我们没有享受到那一份特权而生的埋怨。
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学校教育是能够解决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说人人自由平等,然而上学时有坐宝马来的,有坐自行车来的。我们给孩子说好好学习,健康生活,然而他的父母不用工作一夜之间拆迁几百万到手,天天扎金花。学校七天的教育比不上在家一个小时的效果。这是谁的悲哀?
有一段时间,我纳闷有些年轻人为什么在大好的时光沉迷于网络世界,后来我渐渐领悟,那是一个有着明确规则的世界。每一个玩游戏的人都清楚地知道通过怎样的努力,可以得到什么装备,可以升到什么级别,但现实中有些是“潜规则”。
当铲车压死了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当杀人可以不用偿命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谴责杀害黄洋的凶犯?应该反思的不是教育的事了,而是我们自己。尊重生命,就需要我们牢记:生命是没有贵贱的,生命只能用生命来交换,并且要付出的更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