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九山李
九山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90
  • 关注人气:1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师大培训之第五天:走进建邺中学

(2012-11-28 21:04:03)
标签: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

建邺高中

英语

语文

教育

分类: 教育观察

南师大培训之第五天:走进建邺中学

九山李

    11月27日,培训第五天。上午走进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听了一节语文课和英语课,下午听课程教学论的专家杨启亮关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思考。

    建邺高中是一所四星级独立高中。江苏对高中进行星级管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因为高中已经不是义务教育,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高中多样化的发展道路,那么如何对高中进行分类管理和分层评价,如何引导学校自主发展,这是管理部门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建邺高中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个学生拥有主动发展的品质,为每个学生奠定生涯成功的基础”,在简短的两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特别的明显,一是主动发展,二是基础。在南京师范大学培训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发展”是讲座专家和一线教师谈的关键词,它贯穿了培训的全过程。在前一阶段读《德国教师培训指南》中,体会到德国哲学理念“主体性”是这本书的一个关键理念。学习只能是主体的一种行为,发展也只能是自我的发展。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摆正学生、教师、教材的位置,才能真正进行教育。

     关于基础,下午的杨教授讲的比较多。他特别提出现在教育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础教育忘记了自己的基础性。有些中学提出要建立“杰出工程师”基地,培养“创新人才”,培养“领导者”,大学不能回答的钱学森之问,中学非常张狂地去做,基础教育非常不踏实,特别的浮躁。现在基础教育越来越累,大学越来越轻松。应该明白基础就是基础,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做地平线以下的工作。他提到;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培养国民素质的教育,因此重视教育公平,不能歧视,要特别关注薄弱环节,薄弱学校。基础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为将来无论你成为什么人都能够接受的宽厚的深刻的教育。基础教育是深刻、扎实的,在形式上不妨简单一些,朴素一些,粗糙一些。

    在建邺中学听了语文课和英语课。这两门课都属于高中八大领域中的语言文学领域。同样是语言教学,他们之间相同的地方在哪里,有没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两种忽视:语文教学过多借鉴西方理论,忽视母语教学的传统,英语教学受英语国家母语教学的影响,而忽视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因此造成了语文教师越来越不会教,语文学习后反而不会说话写作了,而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英语,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于有人说全民学英语毒害了中国的教育,毁了中国的下一代。尤其是高考,把英语提高到和语文平等的地位,者是我们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如果英语考试采用等级制,不记入总分,对英语教学是一件好事,对国家来说更是一件幸事。

    在建邺中学还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是学校宣传片中马峰校长的三封邀请信:一封给初中毕业生邀请他们报考建邺高中,一封给在建邺工作过的老师和毕业的学生常回家看看,一封给来自全国的教育同仁走进建邺共同研讨教育问题。

    下午杨教授没有讲稿,没有PPT,所有的内容都在他的脑子里,娓娓道来,然而内容丰富,对问题的思考有深度,有广度,逻辑性比较强,主旨也比较明确,从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他的讲话中有几个点很有启发:如讲到孩子不参与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就不可能理解劳动,就可能会疏远人民。这是相当可怕的一种现象。

    对课程改革他提出了三个思考1.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实际水平是否一致?2.课程改革与学科发展的水平是否一致?3.课程改革与中国文化传统是否一致。他提到的课程文化和教学文化的不同也是很有启发的。课程文化关注物质化的对象,重视结构,科学化,可以预设,可以评估。教学文化关注人的行为,关注过程,艺术化,很难进行评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