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孩子妈妈美国海外育儿杂谈家庭育儿 |
分类: 美国教育 |
在妈妈和爸爸屡次劝说失败后,在J地无数示范后, G仍然固执地把纸尿裤当成无法缺少的“好朋友”。 当妈妈和爸爸把最后的底线无奈地推到夏天时, 幼儿园的老师却让给他换上短裤。 经过一星期的“意外”(每天换两三次), G突然地连夜里都不会尿在身上了。 这么迅速的转换期居然赶超了已经算快的J (两周内), J比G早半年调整好(三周内)。孩子的成长有时就是这么一瞬间。
在日历上标上有意义的那一天时, 突然发现G的转变是在我们收到他的Preschool(学前班)的入学通知单的那一周。 也许是我们用无奈地口吻“威胁”G, 若再不脱掉纸尿裤, 成为“大”孩子, 他是不能和J上同一个学校的话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G现在总是得意地说自己是大孩子了, 可以和哥哥J享受同等待遇, 也可以上Preschool了。 理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涵义, 而G也算是为理想“奋斗”了一回。
纸尿裤时代的结束和奶瓶时代的结束一样具有历史意义。J和G的人生进入了新的一程, 他们不再是只需吃喝,完全 依赖别人的小Baby了。 生活有了各种目标, 思想愈加独立, 行动也更加敏捷, 学习的欲望也飞速增长,只因为他们是“大”孩子了。 就像奶瓶时代结束一样, 妈妈和爸爸松了口气。 背负尿布包, 对脏臭无所顾忌的“初级育儿”阶段正式步入尾声。而妈妈和爸爸面对这两个“大”孩子, 也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 再也不能简单的说“这是XXX”, 必须要做好应对一大堆的“为什么”; 再也不能无所顾忌谈大人的事, 因为“大”孩子已如鹦鹉般重复给不同的人听。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Bye了纸尿裤, 迎接Preschoo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