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公升的眼泪"--活着就有希望

(2008-02-12 12:27:00)
标签:

美国

孩子

妈妈

家庭

教育

育儿

海外育儿

文化

杂谈

分类: 美国教育

"一公升的眼泪"--活着就有希望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活动的一刹那, 妈妈就被触动了. 十月怀胎地期盼就是为了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出生时宝贝哇哇叫喊的一刹那, 妈妈爸爸的眼泪掉了下来, 崭新的生命就在眼前. 这之后地每一件事, 都给妈妈爸爸带来无限地感动和希望. 当孩子刚会爬时, 妈妈爸爸想的是”会不会是个体育天才”; 当孩子刚会喃喃学语时, 妈妈爸爸想的是” 会不会是个演说家亦或歌唱家”; 当孩子刚会主动说”我爱你”时, 妈妈爸爸想的是”一辈子这样彼此拥有该多好”… 是的, 对孩子来说, 人生充满了希望, 只要努力就好; 对妈妈爸爸来说, 孩子就是希望, 只要好好培育就好. 可是, 如果希望成了”奢望”, 我们又会怎样?

 

<<一公升的眼泪>>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来源于作者木藤亚也生前的同名日记小说,描述了现实中14岁就患脊髓小脑变性症,到后来不能说不能动的木藤亚也的前半生。这个14岁小姑娘为了”活着”的希望, 坚强地与日渐没有功能的身体抗争, 在每天看着生命变得越来越无助中坚持活到了25岁. 我无法不为她感动, 无法不为她的家人感动. 特别是她的妈妈, 如果没有她地不断鼓励和不放弃, 小姑娘也许会去地更早.  如何面对每天都在消失的希望, 这一家人给了我们无穷地启示.

 

想起G出生时就无法正常呼吸, 还没有和妈妈面对面就被送进了急救中心. 虽然只是肺部没有发育完全要住一段时间的医院, 可是对妈妈爸爸的煎熬就好像过了几个世纪. 整整的两周后, 妈妈才可以带G回家. 那时的体会就是”只要健康就好””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不是吗? G的健康成才和对疼痛的极大忍耐也许就是那两周地抗争的结果.  妈妈对生命的认识也有了彻底的改变, 希望美好, 但不作太多奢望.  只要生命存在, 希望就存在.  

 

人生的变数太多, 人的欲望也太多. 好了还要再好, 希望了一次又一次. 可是有没有偶尔想想” 如果连生存都是奢望时, 我们会怎样”.  看了这个故事, 我的感触更多的是对我自己.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 我将会是她们幼儿时代的主要导师. 给他们指出希望, 可是有没有也让他们珍惜所拥有的; 而我自己是不是也这样呢?  有个好朋友, 人到中年后对婚姻观作了个总结. 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 对生命中的很多事, 也许可以用他话作为启示. ”If  you can not get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get”,如果得不到你所爱的, 爱你所得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