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意外伤害宝宝健康预防家庭急救育儿杂谈 |
分类: 妈妈关注的育儿问题 |
一、0~6个月高发的意外伤害及家庭急救
1.呛奶
呛奶是怎么回事?
●食道与气管都开口在咽喉部位,婴儿喉部较向前和向上, 会厌倾斜近45度且比较软,呼吸道最窄处在环状软骨处, 大人则在声带处,如果宝宝吃奶时或吐奶时,奶水容易误入气管,就会造成呛奶,量少时可直接吸入肺部深处,引起吸入性肺炎,呛奶量大时会造成气管堵塞,严重的还会发生窒息而有生命危险。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身能调整呼吸和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面色即可。
●吃奶急、奶嘴眼过大,宝宝患有支气管肺炎、喉软骨软化、喉炎等,都是导致呛奶的常见原因。
家庭紧急处理法
1.迅速将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的奶向后流入呼吸道。
2.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深入宝宝口腔内,直至深入到咽喉处,将里面的奶水迅速清理出来,或家长直接口对口用力吸出宝宝呼吸道内的奶水。然后,用棉棒清理宝宝的鼻孔。
3.如宝宝没有呼吸或脸色变暗,说明吐出物已经进入气管,应该马上将宝宝俯卧在家长的膝上或硬板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4~5次,直到咳出来为止。还可用力捏或掐宝宝的脚底板,让他因为疼痛而啼哭,以恢复呼吸并增加呼吸的深度,快速纠正缺氧。
Tips:
2.蒙被综合征
蒙被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蒙被综合征又称捂热综合征,多发生于1岁以下的婴儿,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宝宝。
●由于小婴儿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还不健全,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在保暖过度或蒙被睡觉时,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大量出汗,出现面色苍白、高热、抽搐、昏迷,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特别严重的,宝宝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如果宝宝昏迷时间过长,惊厥频发,则会导致智力低下、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家庭紧急处理法
1.打开包裹宝宝的被子,脱掉厚衣服,解开领口,让宝宝“凉快”一点儿。
2.如果室温过高,应马上降低室温。
3.给宝宝做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擦浴(主要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部位)或将冰袋放在宝宝的前额上。
4.开窗通风,使宝宝呼吸新鲜空气,改善缺氧。
5.给宝宝喝水,因为大量出汗会丢失体内的电解质,所以要给宝宝喝淡淡的糖盐水。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应少量多次进行。
6.每小时给宝宝测一次体温,观察体温是否逐渐趋于正常。
Tips:
●如果宝宝发生了惊厥,要立即去医院抢救。
●如果体温持续不降,也要去医院治疗。
二、7~12个月高发意外及家庭急救
1.骨折
骨折有哪些表现?
●骨折肢体出现缩短、扭曲或旋转。
●由于儿童软组织疏松,筋膜富有弹性,骨折后肿胀出现得早、范围广、常有淤斑。
●疼痛非常明显,而且活动时疼痛更剧烈。
●受伤部位出现部分或全部的功能丧失。
●移动受伤部位可听到骨断端有摩擦的声音。
家庭紧急处理法
1.千万不要盲目搬动受伤宝宝,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2.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在家里可选用杂志、硬纸板,在户外可选用树枝、木棍等,用手帕、领带、腰带等将其固定受伤部位。上肢可悬吊并固定在胸前,下肢可与未受伤的另一侧肢体捆绑固定在一起,防止伤情加重。
3.不要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也不要将突出伤口外的断骨塞回伤口内,以免感染。
4.使用冰块冷敷,可以缓解骨折处的疼痛和肿胀。
Tips:
●由于儿童的骨骼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外面包裹的骨外膜又特别厚,因此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不容易折断,遭受外力发生骨折时,就会出现与植物青枝一样折而不断的情况,即“青枝骨折”。
●发生青枝骨折时,有时从外观看不出骨折的表现,容易被父母忽略。因此,宝宝受到比较严重的外伤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是否发生了骨折,以免延误治疗而留下后遗症。
2.烧烫伤
烧烫伤程度怎样划分?
●一度烧烫伤:表现为受伤处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无水泡。
●浅二度烧烫伤:表现为受伤处皮肤疼痛剧烈、感觉过敏,有水泡;水泡拨离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
●深二度烧烫伤:表现为受伤皮肤痛觉较迟钝,可有或无水泡,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拔毛时可感觉疼痛。
●三度烧烫伤: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蜡白、焦黄或碳化;拔毛时无疼痛。严重的烧伤不仅损伤皮肤,还可深达肌肉、骨骼甚至引起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
家庭紧急处理法
1.妈妈要立即用自来水冲宝宝烫伤的部位,至少持续10分钟以上。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迅速降低局部温度,保护深部组织,使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注意:如果烫伤部位被衣服遮盖,要冷却后再脱掉衣服,或用剪刀剪开,但要防止扎到宝宝。
2. 严重烫伤不要给孩子喝水。因为丢失的水分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单纯饮水会造成体液稀释而致电解质紊乱,严重还可治脑水肿。
3.不要在伤口涂牙膏、酱油、面粉、香油、小苏打等,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轻则污染烫伤创面,给以后的治疗带来麻烦,重则引起创面化学烧伤,使创面深度加深。
4.如果烫伤不严重,可以涂一些药膏,如湿润烧伤膏、绿药膏等,但不要包扎,让创面裸露,与空气接触,可使创面保持干燥,加快创面复原。
与刘明医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