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留言:
- 宝宝晚上睡觉不安神爱动喜欢趴着睡是因为肚子里有蛔虫吗?请问有蛔虫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 我家儿子现在一周七个月,睡觉很不老实,一会趴着睡,一会侧着睡,我妈妈很担心,并说很早就有老话谈到小孩儿趴着睡觉是肚里有虫。我想了解一下小孩肚子有虫有哪些症状?小孩趴着睡好不好?
- 宝宝快两岁了,最近两个月他老爱趴着睡觉。有时还象个青蛙一样把膝盖跪着,要是你把他的腿伸直了,帮他换个姿势仰着睡,不一会儿他就又成那样了。看到有关的问题上说小孩趴着睡是肚里有虫,但是没到三岁小孩也不能驱虫呀。
——————————————————————————————————————
小儿寄生虫病常好发于幼儿及学龄儿童,是严重危害幼儿健康的常见病,据流行病学调查:95%的小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蛲虫等)。感染途径是由饮食不洁和饮食不节引起,前者食入未洗净和未煮熟的食物,虫卵进入人体;后者过食生冷滋腻之品,阻滞中焦运化,积湿成热,为诸虫滋生创造条件。患有寄生虫病的幼儿大多有如下表现:
1、
孩子常喊肚子痛,尤以脐周部位为多,揉按后可缓解。因此,睡觉常会出现趴着睡姿。
2、
容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如果是感染了蛲虫,孩子在夜间12点前后常因肛门瘙痒而过度翻身,搔抓肛
门处。由于不适宝宝也会常有趴睡睡姿。
3、
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俗称“虫斑”。
4、
眼球结膜(白眼球)有蓝色小斑点。
5、
无明显原因,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
6、
孩子有偏食表现,并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在医学上称为异食癖。
7、
孩子吃得多且好饥饿,爱吃零食,但表现消瘦。
最终要确诊宝宝是否“有虫子”,还要医生依据病史、生活习惯、症状和大便化验等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按照通常的观念,婴儿应该仰卧睡觉。6~7个月开始,婴儿会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说明了孩子已能自由地翻身了,婴儿睡觉时总是采取自己最舒服的姿势。研究发现,婴儿趴着睡的好处很多:
1、
提高睡眠质量。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趴着睡的婴儿睡眠时间较长,睡眠质量较高的非快速动眼睡眠时间增
加,觉醒次数和时间减少。这可能与趴着睡时机体接受的外界刺激,如声音、光线等的减少有关。
2、
提高呼吸功效。从人体生理解剖角度说,婴儿的胸廓、肺的后侧部较长,俯卧时肺受挤压程度最轻,呼吸
时最符合自然规律。有资料表明,婴儿趴着睡时,呼吸效率较高,血红蛋白含氧量与仰卧睡时相比,增加
了5%~10%,可见,婴儿趴着睡有其解剖生理上的合理性。
3、
预防呕吐。婴儿胃的容量很小,弯曲度不够,加上贲门部收缩力弱,所以婴儿吐乳是极为常见的现象。贲
门靠近胃部中间,人体趴着时贲门部被抬高,可以预防吐奶。这时即使发生吐奶,由于脸朝下,也不至于
因呕吐物吸入气管而造成窒息。
4、
强健体魄。孩子趴着睡,胸廓受压,床的反作用力可促进心肺的发育。趴着睡更有利于肢体锻炼。从开始
的抬头到两腕支撑抬头,可以增强腕、臂和项背等肌肉的力量。
总之,宝宝趴着睡,对其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必须注意孩子的被子和枕头应尽量柔软,而床和褥子则应稍硬。且最好有父母守护在身旁,以防头部埋入枕头、被子而发生意外。
不少报道中提到了近年来儿童寄生虫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寄生虫病又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孩子患此病后常有的表现之一是宝宝喜趴着睡姿,因此,就难怪家长见孩子趴着睡觉马上就想到了肚子里有“虫”了。
处在婴儿期的宝宝受活动能力发育的制约,以及接触外界和其他小朋友机会较少,不易感染肠道寄生虫病。如果已上幼儿园的较大宝宝,或是学龄儿童,又经常有不洁的饮食习惯,同时出现了前面所提到的寄生虫病一些表现,那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
1、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纠正吮手指习惯,勤剪指甲,婴幼儿尽早穿满裆裤,玩具、
用具、被褥要常清洗和消毒,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蛲虫感染。
2、 三岁以上幼儿最好每年做一次寄生虫检查,以更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 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孩子需要予以驱虫治疗,预防并发症。
4、 驱虫药物应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
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避免药物驱虫治疗,因为它们的肝肾代谢功能均不完善,药物可能会对孩子的
肝肾产生毒副作用。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瓜果表面,而寄
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以内的孩子吃蔬菜、瓜果的种类与量较少,接触最多反而是家中的物品和玩具,
后者相对较清洁,几乎很少沾染虫卵,所以他们真正需要驱虫的机会也少。
妈妈不可自行随意使用驱虫药物和民间秘方驱虫。因为蛔虫有“钻孔”习性,一旦使用了错误的驱虫方法,反而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老话正确率:20%。
《健康时报》编辑后已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