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话重提:              小孩儿睡觉“拜四方”是有病吗?

(2011-04-27 23:48:00)
标签:

老话

睡姿

认识

观察

护理

健康

育儿

分类: 老话育儿

 妈妈留言:

1、我宝10个半月了,在我的印象中,自打他会翻身了,可以自由活动了,我就没睡过一个整觉。就看她每天在床上“拜四方”,不夸张地说,我夜里基本上每次醒来小东西都会在不同的地方,每次我都要把她“拿回来”,再盖上被子。

2、我儿子11个月,最近有一个月的时间,晚上睡觉不老实,总是到处翻,有时还爬起来哭,去医院查了微量元素,都不缺呀,这是怎么回事啊。

————————————————————————————————————

    “睡觉拜四方”从字面上解释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睡觉姿势,二是睡觉方向。很多过来家长深有体会的形容,孩子夜里睡觉满床滚,同时还会出现不同的睡姿。家长还特别担心被子“跑”一边孩子着凉?再有就是害怕坠床发生。

     睡眠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状态,通过睡眠,使孩子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肌肉、骨骼等全身都得到充分的放松,有利于婴儿恢复疲劳。睡眠时间的长短和睡姿与大脑的发育进程有关,年龄越小,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而随着孩子的神经精神发育,睡姿也有了不断地变化。从襁褓中的乖乖睡姿,逐渐发展到“拜四方”的五花八门的睡觉姿势了,细心地妈妈会发现,尽管孩子睡觉“折腾”,可仍保持着连续睡眠。

面对宝宝的这种现象,家长应学会观察:只要是宝宝发育正常,白天的精力充沛、活动自如、吃饭和排泄正常,小孩子的“拜四方”式的睡姿就是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因此,才有了老话的形象描述。

 

  • 宝宝睡觉变换睡姿大多为正常的表现

    关于孩子的睡眠话题自古以来就是妈妈的困惑,而造成“拜四方”的睡姿,从来也不能完全的将其原因解释透彻。

1、  睡觉中的翻身次数,反映了一个人的生命活力。一般情况认为人一生从小到老,随年龄逐渐增大,翻身次数渐渐会减少。宝宝有一点不舒服,就会翻身,而大人则需要更大的刺激才会去翻身。

2、  一般宝宝发育到会自主翻身后(这大约在6个月龄左右),睡姿就会开始发生多种变化了。特别要注意的是:宝宝的睡眠以浅睡眠为主,在浅睡眠时有睁眼、吸吮、翻身、哭啼,有的还会抬头张望,但这些动作大多是无意义的,即使睁眼也是无光的。这大概会从6个月左右,持续到2~3岁。当然,3岁后还会不断地翻身,只不过姿态就会有所“收敛”。

3、  因为小儿的神经系统在这个年龄阶段尚未发育成熟,神经系统脆弱。如果白天玩得很兴奋或受到惊吓,晚上睡觉后大脑是不会完全平静的,容易处在比较兴奋的状态,从而表现出睡得不安稳。

4、  激素分泌的影响。宝宝处在快速发育阶段,身长的增长在1岁内,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而大脑中垂体分泌的促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最多,大约占到75 %左右。研究报道过,这种分泌的方式会呈脉冲式的分泌,孩子的睡姿也许就会受到这种刺激而形成不断变换,因此,这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现象。试想,如果一个6个月以后的孩子躺在床上长时间处于一种睡姿,我们就应考虑孩子大脑发育出现了偏差。

5、  其他原因还很多。如果除不断翻滚外,还伴有哭闹,就往往与饥饿、寒冷、过热、受惊吓、积食腹痛、寄生虫等疾病有关了。如果家长不能确定,建议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确诊。学前及学龄儿童夜间睡眠差也应到医院进行诊治。

 

  • 怎样面对宝宝的睡觉“拜四方”?

1、  妈妈不要过多干预。可以先观察几分钟,再给予轻抚帮助宝宝继续入睡即可,不要抱起哄睡或者是用喂哺等中断宝宝的睡眠。

2、  安排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场所。室温适宜、空气清新、衣着、被褥厚薄合适、不要开灯睡觉;

3、  培育良好的睡觉习惯。睡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兴奋或做大运动量的运动或看惊恐的电视节目、不训斥孩子。临睡前有意识引导婴儿的情绪,从兴奋转向抑制。对于较大宝宝,妈妈可以轻轻说:“玩具回家了,宝宝要睡觉了”,尽量玩一些安静的游戏。重视按时入睡的习惯培养。

4、  预防佝偻病。2岁以内的宝宝如果夜间睡觉“拜四方”同时伴有佝偻病的体征,应注意补充需要量的鱼肝油和钙剂;并注意气候允许下加强户外活动。

5、  睡前不吃过多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有鱼、肉、豆腐、过咸和过甜的食物。

 

  • 育儿心得:

    小孙子快1岁了,这一阵子跟了我睡觉,可算亲历了宝宝睡觉“拜四方”的老话。也得出了育儿心得有三:

之一:晚6点以前吃饭,9点左右喝配方奶孩子就入睡了。夜间感觉翻腾得明显减轻;

之二:室内温度一定适宜,过热过冷孩子会翻腾严重。

之三:睡前要注意调整宝宝睡觉最佳状态。往往父母下班后到睡觉前这一段时间亲子融合达到高峰。如果妈妈给宝宝做做抚触、轻轻唱唱歌曲、坐下来认认图片等,而后就盥洗、换衣、喝奶、入睡,孩子会翻腾得较轻。建议不玩捉迷藏、举高高等兴奋游戏。

 

  • 温馨提示:

   面对宝宝夜间睡觉“拜四方”,应加强护理、预防意外发生(窒息、坠床、):

    宝宝“拜四方”的特有睡姿也只是一过性的,通常在孩子行走跑跳很协调后(2~3岁),夜间睡觉就会转变为正常的翻身状态了。但是,现阶段还是应该加强睡眠的护理,预防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1、  预防窒息。最新研究显示,宝宝趴着睡,智力发育快。这种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宝宝更有安全感、睡得熟。趴睡还能锻炼宝宝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进肌肉张力的发展,并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消除胀气。但是趴着睡容易突然窒息,家长应细心护理,随时观察,不可一觉睡到大天亮。

2、  预防坠床。最好选择宝宝独立睡在小床内(床帮要稍高一些);也可以选择在地板上铺上较厚的地垫,更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如果一定在大床上睡觉,应在床周边铺上海绵地垫,可减轻摔伤的程度。

    老话正确率:20%

 

《健康时报》已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