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话重提:              “小孩儿屁长”,还要警惕蛋白过敏

(2011-01-22 18:30:46)
标签:

育儿老话

腹胀排气

过敏认识

健康

育儿

分类: 老话育儿

 

    网友好妞妈:“南大夫,我是刚当上妈妈的新手,宝宝1个多月了,近日总发现他特别爱放屁,可是小家伙长得胖乎乎的。我婆婆说:小孩爱放屁长的好,“屁长”嘛!可我总怕孩子肚子胀,不知孩子爱放屁是不是正常?”

——————————————————————————————————

    小儿正处在快速生长阶段,生后的前几个月主要是以乳类作为唯一营养来源。小儿摄入的奶量一般在生后半月就开始逐渐增加,以满足小儿前3个月的高速生长发育的需求,这种奶量的增加也使得肠道产气也会较多。所以,自古就有老话这样形容小婴儿是“屁长、屁长”,那时我听老人们这样解释说:“爱放屁的小孩长得快”,可能是因为孩子吃得多也放屁多就长得快吧。那么,老话这样解释有道理吗?

    其实,放屁和长个子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放屁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体现宝宝肠胃状况的一个重要信号。乳类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加之小宝宝胃肠发育还不成熟,肠道蠕动多不协调,更容易出现肠道胀气、排气使宝宝感到不舒服而出现频繁的哭闹,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婴儿肠绞痛,多发生在宝宝出生后2—3周,一般在3—4月后逐渐改善,随之频繁放屁的现象也减少了。

    婴幼儿是食物过敏的易发人群,正常的小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在喂奶后常可见到轻度或较明显的腹部隆起,有时还有溢乳,但宝宝安静,腹部柔软,摸不到肿块,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这是通常所说的“生理性腹胀”。是由于新生儿腹壁肌肉薄,张力低下,且消化道产气较多所致。但如果腹胀明显,特别是添加了配方奶的宝宝,放屁较多且哭闹,应高度考虑到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6.1%的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会对食物过敏,1岁内婴儿的牛奶蛋白过敏发生率不低于2-3%,即使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发生率也达0.5%。婴儿发生食物过敏,不但痛苦,可能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临床上表现为:皮疹、频繁溢奶、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肠绞痛以及呼吸道症状:如慢性咳嗽或喘鸣。长此下去,会影响孩子体重的增长。

    临床上还发现,过早中断母乳期也会引发宝宝过敏症,有些母亲为了提早恢复工作而中断喂母乳,殊不知这对婴儿的健康影响甚大。因为母乳中含有婴儿足够的营养成份,并含有多种婴儿必须的抗体,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功能。随着宝宝长大,肠道功能不断健全,过敏程度就有所下降了。所以不宜提早中断母乳期,除非有例外原因。

  • 预防小儿腹胀的办法:

1、提倡母乳喂养。哺乳妈妈应避食以下内容:红薯、土豆、洋葱、生姜、生蒜、甜食、豆类和面食,菜花、过甜食物、韭菜等易产气食物。

2、积极预防宝宝肠道感染。

3、合理喂养,避免宝宝因过于饥饿而使肠蠕动过快,同时也应避免喂养过剩,增加肠道消化负担。

4、如宝宝每次吃奶后都表现腹胀、多屁,甚至哭闹等,应考虑对牛奶蛋白过敏,尤其是父母双方均为过敏体质的宝宝。可以尝试用水解蛋白配方奶分进行喂养。

5、宝宝吃奶后给他拍拍嗝。让宝宝竖直后背地坐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直到他打了嗝。也可让孩子仰卧在床,帮助他轻缓地蹬腿,就像蹬踏自行车的模样,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要等到喂奶之后至少一个半小时,才能尝试这种方法。

6、给宝宝按摩腹部。当宝宝因胀气哭闹时,可以试着把宝宝平放,将手伸进他的衣服里,轻轻地呈顺时针方向为他按摩小肚子。一方面可以缓解腹胀,另一方面宝宝也会因为舒服而转移注意力。(有的用少许薄荷油来辅助按摩)

  • 警惕:

1、胃返流。如果宝宝吃饱后不止一次地喷吐,并且显得没有什么胃口,那么他很有可能是患有胃食管回流的疾病。是由于胃酸从胃里回流到食道,刺激了食道的内壁而引起喷吐的。最好去医院查看一下。

2、宝宝出现排出血丝便或有异常哭闹、不吃奶的情况,可能是较为严重的牛奶蛋白过敏,建议请小儿科医师做进一步检查。

3、巨结肠。小儿呈现顽固性便秘和腹胀。多于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胎便,可于2~3日内出现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呕吐腹胀不排便。应及时进行治疗。

    由于小婴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出现了生理性腹胀和排气,因而老话给总结了“屁长”。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超出生理表现范围的腹胀排气,应小心宝宝过敏反应。我想新妈妈还应学会从观察孩子生长发育来了解宝宝的“放屁”程度是否正常。新老育儿观念结合,避免延误宝宝关键期的生长发育。

  

   老话正确率:20%。  《健康时报》已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