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给新生宝宝过“十二晌”

(2009-09-21 21:47:32)
标签:

新生儿

健康

护理

风俗

观念

育儿

分类: 老话育儿

老话重提               别给新生宝宝过“十二晌”

 

    给刚出生的小孩儿过“十二晌”(也有叫“小满月”)是我国民间非常普遍的习俗之一。即婴儿出生的第12天,高朋满座、大摆宴席,庆祝内容多种多样,有在这天为新宝宝要穿上新衣服的、有的给小宝宝穿上不同款式的鞋,甚至给宝宝带护身符、长命锁、手镯等。。。。。。

    总之,家中添人进口,全家高兴,也希望所有人为之庆祝,此情可以理解。可许多年来,因办“十

二晌”而引起的产褥期感染不在少数。这不前几个月,我在外地工作时的一位老朋友家中就因大办“十二晌”致小孙女感染患上了肺炎。她的儿子儿媳婚后的几年一直没有小孩儿,四处投医无效,最终还是到北京大医院做了试管婴儿。当上奶奶的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小孙女可谓来之不易。无奈当地民间育儿习俗也不可违抗,照例在宝宝出生后的第12天办了一场庆贺仪式,没想到就在宴席散后的第二天,宝宝开始发烧,此时的她那叫一个后悔!为此,在这里表表我不赞成大办“十二晌”的理由:

1、宝宝出生12天时正处在新生儿期,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功能尚欠完善;尚未接触过子宫外环境的各种病原,抵抗细菌、病毒侵入的能力还非常脆弱,过多地来客会使得室内空气污浊,而小宝宝的呼吸频率每分钟可高达40次,比成人快了近3倍,呼吸道的气管及支气管较成人短,成人呼吸道中的致病微生物就可能成为宝宝的致病源而患呼吸道疾病;

2、虽然大多婴儿的脐带此时已脱落,但有些妈妈有所不知,脱落后的脐部护理时间至少应维持一个月,也就是说脱落后的脐部仍然应每日3次用75%酒精擦拭。过多的客人的到来和搂抱会使脐部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3、新生宝宝的皮肤与成人差别很大,皮肤薄嫩,只有成人的1/10 ,易损伤、易感染。屏障功能极差,细菌可以很容易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引起严重后果。此时穿上新衣、裤,会增加皮肤的摩擦而致皮肤损伤,何况宝宝会感到不舒服而烦躁;

4、新妈妈免疫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恶露大多未排净,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亲友较多还会使产妇身体虚弱状况下感染疾病,将会影响产妇身体恢复;

5、产妇此时很疲劳,除了身体的恢复外,还要承担最重要的任务——哺育婴儿。产妇忙于应酬,不得休息,乳汁分泌减少,而此时母乳喂养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宝宝尚未形成有规律的供需模式。一旦打乱,会影响母子的身心健康,还会使母乳喂养遭遇失败。

    当然,据考证,这个风俗习惯已延续几百年,改革谈何容易。在这里呼吁:亲戚朋友的探视和祝贺应尽量在宝宝满月以后。“十二晌”的庆祝活动,不会对母婴健康带来好处的。如果您赞成我的观点就请一起来做移风易俗的宣传员,使每一位刚出生的小宝宝平安度过第一个月的非常时期。

 

深度关爱:

  • 新生儿和新妈妈的居室要求:

1、  要保持安静,便于母婴休息;

2、  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每日应有一定时间通风换气。

3、  室温恒定。温度应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左右。

  • 新生儿护理的一些要求:

1、  月子房不可人员过多,且应相对固定,以免交叉感染;

2、  每日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并注意脐部护理;

3、  穿棉质、柔软、宽松上衣,接缝应向外反穿,以免硌破宝宝皮肤;穿色浅的上衣便于观察孩子出现不

     适和异常。前开衫或宽圆领的衣服最佳;

4、  因新生儿尿、便多,需频繁清洗阴部,更换尿布。所以一般不穿裤子以便于臀部的护理;

5、  小儿四肢会经常不自主地无节律活动,因此不可穿鞋,以免摩擦至脚部皮肤损伤。

 

背景知识:

    新生儿期是特殊的年龄段。研究发现,他们的死亡率占到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38%。而死亡的因素有:新生儿体重、孕期长短、婴儿性别、习俗、喂养方式等等。将这些死因分为七大类,分别是严重的感染、破伤风、腹泻、窒息、早产、先天性疾病和其他。其中占据前两位的是早产占28%,严重的感染占26%。由此可见预防感染十分重要。

    新生儿死亡率的高低是标志着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和发达的指标之一。目前,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仍然很高,“2007上海国际新生儿论坛”上获悉,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据卫生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目前0天至28天的新生儿死亡率为13.2‰,而发达国家仅为5‰~6‰。

思考:

    新生儿死亡因素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应该是其中的内容之一。而许多新生儿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例如破除大办“十二晌”这个风俗!

    评估:老话正确率:0。

 

 

  《健康时报》已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