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妈妈们一起了解预防接种(二)

(2009-04-29 23:28:33)
标签:

疫苗接种

知识学习

健康防病

育儿

分类: 问题答复

               

         北京市最新免疫程序:(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第一类疫苗)

—————————————————————————————————————————— 

(年)龄

    

乙肝疫苗

   0、1、6月龄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

  1、2剂次间隔≥28天,第3针6月

 

卡介苗

   出生时

 1

  没有复种

脊灰疫苗

 

   2、3、4月龄,

   4周岁

 4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

  ≥28天

百白破疫苗

 

  3、4、5月龄,

   18-24月龄

 4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

 28天

白破疫苗

 

  6周岁,初中三年

  级,大一进京新生

 3

 

 

麻风疫苗

 

 

  8月龄,大一进京新

 

 2

 

麻腮风疫苗

(麻风腮疫苗)

  18-24月龄,6周岁

 2

 

 

乙脑减毒活疫苗

 

  12月龄,2周岁

 

 2

 

   第1、2剂次间隔12个月

 

A群流脑疫苗

 

  6-18月龄

 

 2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A+C流脑疫苗

  3周岁,小学四年级

 2

 

   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

   个月

 

甲肝灭活疫苗

 

  18月龄,

  24-30月龄

 

 2

 

   2剂次间隔≥6个月

 

————————————————————————————————————————

   此程序仅供参考,卫生部门可根据传染病的具体情况随时会有适当调整合应急接种。

 

什么是合格接种标准?

1、  第一剂次疫苗接种的日期不早于免疫程序规定的起始月龄;

2、  脊灰疫苗、百白破各剂(针)次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8天;

3、  12月龄内完成全程免疫。

 

什么是及时接种的标准?

1、第一剂次疫苗接种的日期不早于免疫程序规定的起始月龄,不晚于免疫程序规定的起始月龄后一个月;

2、剂次的间隔时间最短28天,最长60天;

3、12月龄内完成全程免疫。

 

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合格接种:

第1、2针剂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8天。第2、3针剂间隔时间应不少于60天。12月龄内完成全程免疫。

  • 对以上的接种程序以及3个概念举例的理解:

    个别家长的认识误区:1、听说30天的孩子必须要打乙肝第2针?就抱着孩子在满月这天时来到了保健科要求医生赶快打上针;2、妈妈42天要去医院产后检查,干脆孩子到那时跟我一起去打针得了;3、我的孩子总有点流鼻子,不敢打针;4、宝宝病情暂不允许接种疫苗,可看到邻居孩子都按时接种,就一定要求给孩子接种疫苗。。。。。。。等等。

1、首先应先到保健机构为宝宝办理儿童保健关系,以便及时监测宝宝发育和接种疫苗。办理手续后,应严格按预约时间到保健科进行体格检查和疫苗接种;

2、接种疫苗不能等同其他事情,家长的因素不可影响宝宝接种时间的安排,因为有接种程序的要求。而程序的制定是依据科学的研发制定的;

3、疫苗的安全系数很高。宝宝的身体状况是否适于接种,应在医生的检查和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的推迟接种时间;疫苗之间有一定的接种时间范围,如果宝宝身体状况不允许,也不必急于接种;

4、对于有些疾病儿童的接种问题,虽然应考虑接种后的反应和效果问题,但也不是所有疫苗一律不予接种。应在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后参照疫苗的说明书和疫苗的使用经验给与灵活掌握。

  • 宝宝什么情况下不宜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不是对所有儿童都能进行的,有些儿童终身或暂时不能进行预防接种。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异常反应,甚至可产生严重的后果。

1、重度营养不良、先天免疫缺陷病的儿童不宜接种。这些宝宝由于制造免疫的原料缺乏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较差,接种后不能对疫苗产生一定的抗体或发而引起严重后果,故不宜接种;

2、有严重过敏史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儿童,如哮喘、荨麻疹、对疫苗曾发生过过敏反应的儿童不宜接种。因疫苗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极其微量致敏佐剂,对一般宝宝不会产生过敏,但是过敏体质的宝宝其敏感性极高,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危害;

3、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尚未过检疫期的儿童,应解除检疫后经体格检查健康方可接种;

4、患有急性传染病和恢复时期未满1个月的儿童,暂不能接种;

5、有发热,腹泻等的宝宝,应在疾病恢复后才可以接种;

6、有肝,肾、心、肺脏器慢性疾病的儿童,在保健医生指导下进行疫苗接种;并积极治疗痊愈后可恢复疫苗的补种;

7、长期服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儿童,情况没有解除之前,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8、严重湿疹等皮肤疾患,应治愈后恢复接种;

9、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宝宝,在惊厥发生的三年内不宜接种流脑和乙脑、百白破疫苗等疫苗。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及大脑发育异常等疾病在接种疫苗前须经医生给予指导;

10、异地旅行、探亲后需在接种地检疫观察两周,宝宝身体无异常反应方可进行疫苗接种;

11、空腹时不宜接种疫苗,以免发生低血糖。

  • 温馨提示: 

   只要家长与保健医生密切配合,就会使得接种反应降到最低点,使疫苗接种后的效果也会更好。

1、一定将宝宝自上次接种疫苗后到本次接种疫苗前之间的身体状况和发生过的疾病如实告知医生,以便给予正确分析,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

2、尽可能将宝宝患病期间的病历、检验单、辅助检查报告等出示给医生。

3、接种疫苗的前后,家长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细心的护理。

 

下篇:接种疫苗前家长须做哪些准备?(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