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发育认生焦虑依恋育儿培养技巧杂谈 |
分类: 快乐育儿 |
宝宝认生——正常的依恋情结
Q:怎样来看宝宝的认生表现:
A:宝宝认生,可不是与生俱来的,婴儿出生不久,对人即有了泛化的认识,表现为对任何人都微笑,到5月龄左右逐渐有了分化的认识,他可以分清家人和陌生人的不同,也可以分清家中各个不同成员的不同,这时就会出现怕生的表现,这可是婴儿的一大进步。是宝宝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记忆变化。是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是婴儿发育过程的一种社会化表现,也是正常的依恋情结。
怕生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了宝宝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即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够清楚地记得不同人的脸;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孩子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表现了孩子对亲人和不熟悉人的不同态度。宝宝对家人,尤其是妈妈表现出程度不同的依恋情感,对陌生人就表示出排斥和不信任的态度。
不同的婴儿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有的宝宝在妈咪每一次离开他的视线,都会引起他的烦躁和哭闹;有的只表现出严肃,紧张的神态,或试图回避、躲藏;有的甚至表现出严重的恐惧,尖声哭叫,挣扎着要离开现场等。
Q:婴儿认生果真是不可避免的普通现象吗?
A:心理学的研究表明:50%—80%的宝宝都会认生,而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都有认生表现,而且婴儿的认生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上述情况说明,婴儿起初并不认生,婴儿的认生更多的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Q:认生现象是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开始的?
A:有些宝宝五个月大就开始了,有些则十个月大才开始。4~5 个月时,宝宝仅仅从走路的姿势、步行的节奏和动作就能认出妈妈来。在半岁多的某个时刻,孩子把所有这些印象组合起来──组成一个人的图像。这个人总是把他从不舒服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并让他重新获得内心的安宁和满足。也就是说认生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自然出现。
Q:孩子的认生期大约多久?
A:认生的状况会持续几周,甚至半年左右。1岁左右会表现得最为强烈。以后随着运动能力的加强,活动范围渐渐扩大,宝宝又会变得活泼可爱,喜欢和其他人一起玩了。有个别宝宝由于环境的提供问题或曾经的不良经历,仍然有认生的表现。
Q: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认生呢?
A:婴儿的认生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不同的婴幼儿认生的程度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小儿的先天气质(神经活动的类型)所决定的。相对而言,性格内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更容易认生;体弱多病,接触人少的孩子,比体格健壮,家中人口多的孩子容易认生;环境刺激贫乏较之环境刺激丰富的孩子容易认生;过分依恋母亲较之母子依恋正常及依恋程度较低的孩子更容易认生。此外,有的婴儿则只对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戴眼镜或戴帽子的人,表现出害怕的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很少接触或受过具有这种特征的人的强制或恐吓的缘故。也就是说:婴儿的认生更多的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Q:在认生阶段,是否最好让孩子待在家中?
A:当然不是!这样不利于降低认生的程度。可以让宝宝正常地和人打交道,但是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比如违背他的意愿,让他陌生人接触,甚至把他留在陌生人那儿。正确的方法是,让认生的宝宝和其他人先熟悉起来,再安排他们单独相处。而这些“陌生人”则应当等待,直到宝宝邀请你──宝宝会盯着他看或者指给他看一些东西。无论如何不要立刻和宝宝有接触。另外认生的孩子也不喜欢被人盯着看。
Q:认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不利的影响吗?
A:有研究结果表明:认生程度与宝宝的认知发育程度为正比。因此,认生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的智力发展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因为人们为了避免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往往只是远远地与孩子打个招呼,即匆匆离去,而不会坚持引逗孩子。孩子的哭叫,也会降低人们与孩子交往的兴致。这对孩子来说,自然就失去了一些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减少了一些有意刺激,孩子的生活圈子也就狭小起来。研究和事实都证明,在先天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活在丰富多彩环境中的孩子会比生活在单调乏味的环境中的孩子聪明些。俗话说“见识广”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认生也使婴儿失去一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如果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这种交往能力得不到补偿,长大后就会变得较弱,胆怯,不善于与人主动交往或难于与人相处。结果会经常体验到孤独、无能、缺少自主和自信,从而会影响到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
Q:怎样帮助宝宝降低认生的程度?
A:1、早期的准备:
- 当我们了解婴儿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后,不妨采用“略为提前”的教育方法,以促使婴儿较快地适应周围环境和不同的人和事。具体地说,也就是在宝宝将要产生“认生”行为之前,就让宝宝除了妈妈之外,多多接触一些其他家庭成员,或一些生疏的人,并让他们同样施以一定的爱抚和关心。如帮助喂奶、喝水、换尿布、逗着说话、抱着玩、做简单的游戏等,以加强亲近感,消除宝宝的恐惧、害怕心理。根据常规,这类婴儿“认生”期很短暂,会很快适应新的人和事,什么人抱他,他都乐意。
- 看人脸:家长的彩色大头照片若干张;大脸盘的玩具娃娃或不同表情的脸谱等若干;对脸画卡:《哥哥》、《姐姐》、《爷爷》、《奶奶》、《阿姨》等。
- 藏猫猫: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注意事项:刚开始游戏时,手帕蒙住脸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让宝宝紧张和害怕。活动延伸:其他的家庭成员也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此游戏,可以由一位家长抱着宝宝,另一位家长站在这位家长的身后,然后突然伸出头来亲热地叫宝宝的乳名。
Q:对于认生较为严重的宝宝该怎样做呢?
A:
- 当宝宝疲劳、想睡、饥饿和生病的时候,分离程度会更强烈。如果妈妈必须外出,请尽量把外出的时间安排在宝宝吃饱和睡觉以后。宝宝生病的时候,尽可能和他在一起。
- 妈妈离开最好低调,不要过分渲染。趁着宝宝注意力分散的时候,譬如玩玩具、洗澡和户外散步的时候,跟他说声“再见”,就轻轻离开。
- 来到一个陌生环境,要紧紧地抱着宝宝,不时给他一个亲吻,让他有十足的安全感,就算遇到陌生人,他也会觉得,有妈妈在,我不怕。
- 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要轻意把宝宝交给他不认识的人带,让他在你身上靠一会儿,从安全的位置去观察别人,时间长了,宝宝的接受能力也在增加。
- 宝宝的认生也许会给亲戚朋友带来小小的尴尬。提醒来访者要慢慢地,小心地,带着善意的微笑,轻声地说话,能带点小礼物讨好一下就更好了!
- 不要强迫宝宝见陌生人,甚至强迫他去讨好别人。当宝宝哭闹不止的时候,千万不要责怪他,甚至打他,否则会加重他的紧张与恐惧。耐心是对宝宝最好的安慰,可以帮助他慢慢走出认生的阶段。
- 如果请了新保姆或更换了抚育人员,要先让她们“实习”几天,让宝宝慢慢熟悉家里的新成员。每天给宝宝和新保姆几分钟的时间单独相处,陪养感情,不过你一定要在旁边,随时准备应付宝宝的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