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抱孩子?
乍一看这个题目,您准得觉得可笑。谁不会抱孩子呢?只要宝宝一出生,抱孩子是不学自通的“工种”。那又为什么打出这样的标题呢?因为,近日有妈妈网友提出来将宝宝放在摇篮里、小推车里摇着入睡行不行?对宝宝大脑发育有无影响?还有的说,她的宝宝必须抱着甚至还得摇着才能入睡怎么办?
看了王芳的BLOG(抱着孩子跳三步的内容),也给了我一些提示。就想在咱这个网上大家庭里和您聊聊怎样抱孩子。其实都来源于许多妈妈的经验。又从我这里再回报给您们。目的是通过每日看似简单的抱孩子当中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减少对宝宝的伤害。
那么谈抱孩子的姿势还得从宝宝脊柱的三个生理弯曲形成说起:
一般在宝宝3月龄左右形成。因此,3个月以内抱着的姿势一般以平抱为主。妈妈可能都有这种感受:宝宝到两月龄时就已经不满足平抱了,只要竖起来就乖了。当我们了解了宝宝的发育特点后,我想您一定会小心了。也知道为什么如此抱姿了。如果生理弯曲未形成会增加宝宝的脊柱发育负担。
多说两句:宝宝3月龄内不要枕枕头,也是这个道理。由于颈部弯曲未形成,过早枕枕头使宝宝呼吸受阻,影响换气。
3月龄内不喜欢平抱时怎么办?在宝宝觉醒状态下,使其背部靠着妈妈前胸,妈妈一只手从宝宝一侧绕到腹部搂住,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小屁屁,宝宝的脸朝前方。既满足宝宝需求,又便于家人与宝宝交流。最后靠在左侧,没准儿宝宝还能体会到妈妈那熟悉的心跳那!宝宝快3个月时就可以适当练习竖抱了,每次不要超过10分钟。让宝宝有一个适应期。
在宝宝6个月左右胸椎后凸形成。这时的抱姿以竖抱为主。宝宝的特点是活动范围大大增加,此时能与家人玩捉迷藏了,伸出手要人抱了,喜欢抓旁边的物品了。但是宝宝的腰椎弯曲尚未形成。因此,抱时要有一手放在宝宝腋下将他的背部扶稳。
多说两句:宝宝此时就可以慢慢学习坐了。在之前由于胸椎的发育特点是不是不能长时
间放在小坐车里逛公园?因为那样也会影响宝宝的呼吸。
宝宝1岁左右腰部的脊柱向前凸形成弯曲。这时抱孩子一定要注意宝宝突然变换的大动作。因宝宝此时活动自如,对外界的兴趣更大。
多说两句:不主张给宝宝放进学步车!宝宝学习走步是一种自然发育过程。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先学会爬行,慢慢抓物站起,继而扶物横走……啊!自己独立走步。这个过程给了宝宝极大的自信。也使宝宝的全身肌肉、骨骼、韧带等更加协调。学步车恰恰阻止了这个学习的过程。更可怕的是,宝宝腰椎形成的过程中,如长时间依靠在车里会造成脊柱侧弯的机会呢。
宝宝的三个生理弯曲虽然在1岁已形成,但要到6~7岁时才能发育固定。
抱出科学抱出爱
抱孩子过程中充满了爱!妈妈可以附在宝宝耳边,轻声讲故事、聊天、说歌谣、唱歌。声音不要很大,做到委婉动听,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陶冶了宝宝情操。如果宝宝烦躁哭闹,千万不要嗷!嗷!嗷!的大声哄抱。这样会适得其反,宝宝会更闹。小窍门儿:如果宝宝没有生病而是闹觉或是疲惫哭闹,您可以稍将宝宝抱紧,将您的脸轻轻贴在宝宝脸上轻声与宝宝说话。宝宝立即会安静下来,您试试?大一点宝宝(接近1岁)对音乐逐渐感兴趣了。您可以抱着孩子慢慢随节奏跳舞,可促进宝宝身体的协调性,也促进宝宝的愉悦情绪。这里还有开发右脑的事儿呢!
温馨提示
一般抱孩子的轻微晃动幅度,对婴儿是一种良好的感觉。女同志抱孩子动作又比较协调,而此时宝宝正处在刚刚离开母体(孕期胎儿每日与准妈妈一起活动),大运动发育尚未成熟阶段,这种轻微晃动宝宝感觉很舒适。以后随着宝宝长大自身活动幅度加大后,自不必妈妈晃动。但是在这里特别告诉妈妈不能使劲摇动宝宝入睡,对宝宝的健康有危害。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征”。值得注意。
我的《育儿宝典》视频专辑里有一些关于育儿问题的电视节目,有兴趣的妈妈们可以去看看:http://www.56.com/w82/album-aid-3617209.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