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澳洲学前班教育育儿 | 分类: 生活记趣 | 
小意上学前班6周了,一转眼吃奶的娃成了穿着校服背着大书包的小学生,我的心里不是不感慨的。
不知道现在国内的小学是什么样子,反正澳洲的小学跟我小时候实在太不一样了,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我也在跟着他一起体验这里的西式教育,什么都是新鲜的,仿佛再次成长了一回,这种感觉新鲜美好。
澳洲的小学每个班通常只有20-25个人,教室里没有一排排的课桌,上课就是坐在地毯上,或者围坐在几个大圆桌旁,四处挂满贴满了小朋友们的作品,花花绿绿煞是好看。平时教学用电子白板,每周五某时段可以玩电脑,清一色苹果机。教室里有床有沙发,小朋友们可以躲在高高的床架下,或者坐在舒服的沙发上看书。
http://s10/middle/5074cf7bg9f247bd07a49&690
教室里挂着孩子们的自画像,还有家庭成员画像,各有特色。这是小意的family portrait.
教室里挂着孩子们的自画像,还有家庭成员画像,各有特色。这是小意的family portrait.
学生没有课本,文具学校提供,诺大的书包里经常只装一个阅读册子,每天带本书回家读,有时候会发几张通知。老师有教学大纲,内容自己发挥。学习都是以玩的形式进行的,很少正儿八经严肃教育。每天早上9点钟音乐响起,小朋友们就围着老师在地毯上坐下,跟爸爸妈妈挥手说再见,然后老师打着响指带着唱一首歌:Hey
there cool cats, you got do this you got do
that....歌词内容就是说要靠拢坐好,坐着背要挺直,手放膝盖上。。。唱完了大家都坐得整整齐齐了,我在一旁看着暗暗赞叹。如果老师板着脸说:小朋友们都坐好啦我们开始上课了,那多闷啊。
相对于英文数学这些我们传统所认为的“学习”,学校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这些soft
skills.头两周是适应阶段,第三周小意拿回来一张纸,是给家长看的一个大纲,上面写着第3到10周他们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人协作,共同建立一个安全快乐的学习环境?
具体问题有:
1,我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思考,感觉和行为方式是如何形成的?这会对我们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我要上学?学校里都发生些什么?
3,我如何才可以成功地play and work in groups?
小朋友们要理解的:
1,每个人都有相似之处,但又各不相同,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中独特而有价值的一员
2,每个人的自我形象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朋友,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以及我们的学习
3,我们在校内校外都属于不同的团体并为这些团体作贡献
4,和他人协作会有助于我们的学习
5,我们有权利和责任
6,我们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对他人有影响
要掌握的技能:
1,倾听能力
2,和他人合作
3,听从指令
4,知道学校和教室里都有些什么
5,精细动作能力
天,这一切是如此的不同,我从小就只会被教育要听话,要好好学习,从来没有人会花时间来和你探讨一下人的社会性,应该如何协作,个体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对着一群5岁的孩子。
其实,早一天晚一天认字算数,又有多重要呢?健全人格的塑造,健康性格的培养在儿童早期才是最关键的吧。据朋友说,在新加坡,从小学阶段竞争就很激烈,课业繁重,功课好的学生是不愿意把课堂笔记借给别人的,因为怕人超过自己。学得再好有什么用,性格都被压力扭曲了。我庆幸自己的孩子会成长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这些看似严肃的话题,老师会怎样以轻松好玩的形式和孩子们探讨呢?这一点我真的很好奇。
他们之前做过的一个讨论是:什么样的老师/学生符合五星级标准?讨论完之后作了老师和学生的拼贴画,四周贴上了小朋友们的答案。当时学生版还没做好,我只拍了一个老师版。孩子们各抒己见,答案五花八门,比如:读好听的故事,教我们阅读,数学,乐于助人,经常微笑,让我有安全感,会讲笑话,帮助回收垃圾,保持教室整洁。。。。最无厘头的是:在彩虹里跳舞。
http://s16/middle/5074cf7bg9f24cc9e48ff&690
五星级学生呢,我记得有一条是不挖鼻孔。小意写的是:五星级学生会帮别人系鞋带。A five star student helps others to tie shoe laces. 哈哈!
五星级学生呢,我记得有一条是不挖鼻孔。小意写的是:五星级学生会帮别人系鞋带。A five star student helps others to tie shoe laces. 哈哈!
还有一些照片,鉴于今天发照片困难重重,屡试屡败,以后再补吧。
							
		前一篇:一年一度的皇家墨尔本游乐会
										后一篇:初学钢琴 ,出乎意料的顺利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