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946
  • 关注人气:1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正确看待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

(2016-08-10 11:26:03)
标签:

杂谈

​相信很多人都有着中药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的观念,这也是那些假药能够大有市场的主要原因。熟悉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从中药里能炼制各种毒药,华佗所发明的麻沸散其实也算是一种毒药了,而砒霜可能是最家喻户晓的毒药了。

  中医学里可没有中药无毒这一说法,而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倒是渊源深远,虽然具体出处不可考。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素问•五常政大论》就提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因此,很多时候中医恰恰是利用毒性来治病,比如“伤肾”的雷公藤近年来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研究热点之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的运用,而这不是普通大众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正  视  中  成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件。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

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

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黏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如何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

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

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