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识别那些让我们上当的“局”

(2016-03-15 09:37:36)
标签:

杂谈

一年一度的“3.15”又要来了,每年的“3.15”晚会都会曝光一年来全国的各种欺骗消费者的事情,以警示商家,打击这类不法行为。3.15晚会所列举的案件中不乏侵害消费者健康的事例,而老年人是人数众多的受害者,我们的糖尿病患者很多也是老年人,因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慢性疾病,所以对于保健养生更为关注,这个人群更容易被不法商家欺骗。很多虚假的保健食品都会使用下面几种宣传手段,给消费者设一个“局”,只要您入了这个局,那么就上了他们的当。

局说辞1:保健食品非要披上药品外衣  首先要声明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也是一种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既然不是药品,当然不能声称具有治疗功效。然而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非要把自己吹得很神奇,夸大产品的功效,正如我们读者反馈的一些保健食品宣称自己能“降低血糖”,这便是典型的代表,更有甚者提到“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这种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的宣传都是不被允许的。如果真的有那么神奇,每个人用了都能明显降低血糖数值,那么我很怀疑这类所谓的保健食品中添加了什么西药成分,这可是绝对禁止的事,如果出现低血糖事件是很危险的。

局说辞2:高大尚的访谈实则虚假光环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人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活动现场进行健康讲座,但是这些讲座或者访谈中都会附带提到一些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和专家们讲的内容恰好吻合,这些有水平的“专家”会环环相扣让您轻松入“局”。

骗局说辞4:权威认证,纯属虚构  还有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做说明,利用这些“权威机构”或知名人士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如今这样的宣传都是不被允许的,而且很多所谓的“权威机构”都是虚构的,实际上就根本没有这类的机构或组织,至少不是正规的,千万不要上当。

骗局说辞5:“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找来一些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者义诊,这些被请到家门口的医生很受欢迎,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省去了排队挂号的麻烦,还省去了挂号费、检查费,很多老年人都会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或者咨询后,这些专家都会告诉前来咨询的老年人,“您的身体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越来越严重的!”很多老年人听到这样的话都很紧张,之后就会很容易被带入局,“专家”“教授”往往会推荐一些现场的产品,告诉老年人这些都是对这类疾病很有帮助的,有助于解决身体的健康问题,老年人都很在意健康,于是便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购买一堆保健品。

文字内容版权归《糖尿病天地》杂志社,转发请注明出处,未经允许,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糖尿病天地”感谢您的关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天地”杂志。《糖尿病天地》邮发代号80-225《糖尿病临床》邮发代号80-742详情请咨询010-51260912咨询时间周一-周五9:00~12:00,13:00~16:30《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