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招减轻二甲双胍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及头痛等。这些不良反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有些人吃二甲双胍不会有任何不适,该吃吃、该喝喝。但有些人则和程先生一样会出现较严重的不适。这些不良反应常见于药物治疗的早期,绝大多数患者可耐受。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不良反应可基本消失。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于淼总结了3招,帮助患者减轻二甲双胍带来的不良反应。
1. 小剂量开始给药,逐渐增加剂量。这样做能有效减少治疗初期时不良反应的发生。二甲双胍的起始治疗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250mg。(通常,国产二甲双胍1片为250mg,也就是每次1片。进口二甲双胍1片为500mg,也就是每次半片。)之后,逐渐增加至每日3次,每次500mg。
2.从餐前服药改为餐中或餐后给药。二甲双胍最好的服药时间为餐前半小时,但是餐前服药会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所以对于有腹泻、恶心、呕吐等反应的患者可以改为餐中或餐后服药。在副作用逐渐缓解后,再慢慢改为餐前服药。
因此,服用二甲双胍有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实施以下治疗方案:初期250mg餐中或餐后服药,逐级增加至500mg餐中或餐后服药,最后再改为500mg餐前半小时服药。
3. 选择缓释片或肠溶片剂型。目前市场上的二甲双胍主要有三种剂型:普通片、缓释片和肠溶片。缓释片和肠溶片相对于普通片剂而言,可减少给药后的胃肠道反应。缓释片的服药剂量通常为每日2次,1次500mg。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药物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如果无禁忌证或不耐受,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那很多患者就疑惑了“胃肠道反应到什么程度才叫不耐受?何时才决定更换药物治疗?”
于淼医生说:“目前临床上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不良反应的程度,是否耐受既要考虑患者的个人意愿也要根据临床指标,这就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商讨是继续服药观察还是更换药物治疗。比如,有的患者一天腹泻2~3次就无法忍受了,就会要求更换药物治疗。有的患者一天腹泻5~6次依然能坚持。当然,在临床上,如果患者一天的腹泻次数达6~7次,我们医生就会建议更换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