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错误思想:患上糖尿病后整日忧心忡忡
相信大部分刚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很消沉,很怕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生活了,埋头在家,不敢面对现实。但是一个人情绪的好坏,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变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日本医学界进行的一项试验发现,愉快的心情可以使血糖值大幅度降低。其实得了糖尿病也没什么大不了,又不是得了绝症。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思想负担,并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在此快乐的心情基础上,再配合药物治疗,往往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否则,心情不畅,情志抑郁,则草木无情,服药再多,也收效甚微。
2.错误思想:只要少吃,糖尿病就能治愈
有相当数量的糖尿病患者一心追求“彻底根治、永不复发”的目标,结果使得病情加重、吃更多的药、花更多的钱。在此强调:根治糖尿病是全世界医学家的追求,但是迄今尚未实现,目前糖尿病仍是无法根治的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再去寻找所谓的“偏方”、“糖尿病饮食”试图治好糖尿病。
另外,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吃得越少越好?当然不是,饮食疗法的基础就是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均衡性,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合理配餐、科学安排餐次。“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反而导致“营养失衡、甚至营养缺乏”。
3.错误做法:早上一碗稀饭
很多人早上都有喝稀饭的习惯,可是糖尿病患者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稀饭的淀粉颗粒小,相比米饭更易于吸收,血糖生成指数也高,所以喝稀饭后血糖会明显升高。但是有些上了年纪的患者,喝了一辈子稀饭,让他们改掉这个习惯确实也有些困难,这时可以在白米稀饭中加入一些粗粮,如燕麦片、高粱、赤小豆等,可以防止白米稀饭造成的血糖快速升高。
早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像王阿姨这样光喝稀饭也是不行的,早餐必须包括两种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全麦面包、杂粮馒头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等。
4.错误做法:主食限制过严格
糖尿病患者需限制主食,但是必须根据体重和日常活动量计算每日主食量,然后分配到三餐,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详见本刊2014年2期《糖友要学会做自己的“精算”师》一文——本刊注)。像王阿姨这样吃的主食比治疗饮食少的话,血糖反而会上升,这是因为当摄入主食过少时,机体为了维持日常生活及生命活动所需,调动体内的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使糖原分解增加,糖的异生增强,从而使血糖上升。
4.错误做法: 拒吃荤菜,一律素食
5.错误做法:晚餐不吃,自榨新鲜水果汁
糖尿病患者尽量吃新鲜水果,不要榨汁,因为榨汁会导致水果中的膳食纤维成分流失,不利于血糖控制。而且榨汁不会像直接吃水果那样具有饱腹感,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例如,榨一杯橙汁往往需要2~3个脐橙,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完全超过了每日水果的摄入量。打汁虽然时尚,还是不如直接吃水果来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