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防秋乏要多睡1小时

中医养生学家多提倡睡“子午觉”,即晚上23点至凌晨1点和中午11点至13点必须休息,以顺应阳气的升发,才有利身体健康。比平时多睡1小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糖尿病患者适应秋乏。由于夏季昼长夜短,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们多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因此进入秋季,尤其是处暑过后天气转凉,要逐渐纠正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在22点前入睡。此外,还要适当午休,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在中午12点至13点午休半小时至1个小时。中医认为,午后小歇半小时至1小时,不仅对健康有利,还有助老年人减少脑出血的发病机会。
2.饮食要清淡
摄入油腻的食物会在体内产生容易让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因此,糖尿病患者进入秋季防秋乏,饮食还要保持清淡,在适量的前提下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这样有助于肝脏排除人体疲劳时积存的代谢物,而且蔬菜、水果的代谢物还能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中和,有利于人体消除疲劳。此外,还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等,以防这些食物加重秋燥而危害身体。
3.坚持运动
不少人都认为缓解秋乏需要少运动、多睡觉,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缓解秋乏需要对起卧、饮食和运动等作息时间都进行合理调整。因此,糖尿病患者即使受秋乏所困扰,也应积极进行适宜自己的户外活动,如散步、练太极拳、做操、登山、跳舞、打球等,不仅有助运动控糖,还能缓解秋乏的症状。
4.调节情志
不良情绪不利于缓解秋乏,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秋季来临之际,还要学会控制情绪,尤其是要多外出与人交流,走亲访友,旅游及看电影等改善低落的抑郁情绪。还可以在室内种植一些绿色的植物(可以在客厅种些常青藤、芦荟等,在卧室种些吊兰、文竹和绿萝等),这样不仅有利于维持好的情绪,还有助改善室内缺氧的环境,进而有助于缓解秋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