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敬守生命,善愈心灵

(2011-04-20 08:56:47)
标签:

育儿

视网膜病变

1型糖尿病

恶言恶语

健康

葡萄糖

高血糖

高危人群

分类: 医者的风情
有天,门诊来了一对农村来的夫妻。妻子结结巴巴地告诉我查了几次血糖都是很高,我便问她是否有口干、多饮等症状,她又极为紧张地否认着,在一旁的丈夫说这些情况她都有。我告诉她根据血糖水平已经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忽然,大颗大颗的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流了下来,她哽咽着说是不是很快就要死了。我急忙安慰她,目前只是糖尿病的初级阶段,虽然要比常人更注意饮食、运动及药物的治疗,但是病情可以控制,且如常人一般可以工作和生活。夫妻俩才稍稍放下了心。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每家医院,每间病房,每个门诊,都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我见过为了治疗糖尿病足而卖掉房子的农村夫妇,见过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植物人丈夫的妻子,见过因为孩子得了罕见病而满头白发的年轻妈妈,见过临终前被抢救的老人。他们每一个眼神都让我心灵受到一次洗礼,这是一个弱者非常无助的呼救。


    有位身家上亿的企业老总,在某大医院的高楼一跳殒命,原因是他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失明了,他的妻子也带着孩子离开了。还有个得了1型糖尿病的中年男人一直没结婚,也没工作,现在已经饱受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之苦,每次当他无法进食后总是会忍不住哭泣。他年迈的父母用着自己微薄的一点退休金在照顾他,每次看到儿子哭泣时,他们都会手足无措。每个患者的内心世界都有恐惧、失败、无奈和极度的挫折感,普通人无法完全理解他们。


    有人说这个社会里,人人都带着面具生活。我不以为然,因为工作和生活都需要一个人展现出不同的一面来。一个父亲在孩子面前可以是严肃或者庄重的,但是他在职场领导前也许就讲些荤笑话的。这未必就是他不真实的一面,只是所有人在医生面前,都表现出极为真实和脆弱的一面,即使有些人面对表现出极度的不合作情绪,其实那只是对自己不满意或者失望,于是抗拒外来的介入。因此,相比常人,医生总是能更轻易地见到他人的痛苦。


    倘若见到别人的痛苦,却丝毫无动于衷,这样的人是不配做医生的。裘法祖老先生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医生是患者的精神支柱,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都会让患者高兴或者低落,优秀的医生必须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该怎么说,才能让患者感到受尊重和受关怀。


    有个学者说,医生并不是对群体服务的。比如,那些因精子数量很少而不能生育的人也许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之一,但是医生依然应该帮助他们恢复生育能力,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生儿育女的幸福。医生不仅是身体修复的工程师,更是弥补心灵创伤的灵魂天使。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安然入梦,这是一个医生最高尚的工作。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一个医生必须懂得患者的痛苦和忧伤,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护、关怀他们。周国平说,“人文精神在医生身上的体现,一个是善良,同情生命;一个是智慧,对知识充满热情;一个是高贵,有人的尊严。医生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科学家,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医生必须是拥有足够的学识,具备善良的同情心,和高贵的人格,不会为了赚钱拿回扣去给患者随便乱吃药,也不会对前来求医问药的陌生患者恶言恶语。只有高贵的医生,才会有高贵的患者。


    天津喜悦心理热线的主持人喜悦罹患1型糖尿病,平时依赖于胰岛素注射治疗,长大后她一个人在上海奋斗,又因超负荷的工作量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后双目失明,只好回到天津老家。此后,丈夫的离去、好友的车祸让她雪上加霜。但她却没有倒下,凭着坚强的意志在专家帮助下办起了喜悦热线,专门帮助那些和自己类似的患者,使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同样的经历,不同的选择,结果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去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医生应该让每个患者都能这样有尊严地去生活。


    让人们活得有尊严,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心灵的尊重。

本文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62c0d0100q0fn.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