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疗胰岛素抵抗,不仅仅为了对抗糖尿病

(2009-03-09 12:45:25)
标签:

养生

健康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亚洲

分类: 糖尿病护理知识

    胰岛素抵抗(IR)指的就是,胰岛素抵抗个体血液中同样浓度的胰岛素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即对代谢的影响)比正常者降低了。研究发现,在给不同个体注射同样剂量胰岛素后,血糖的降低程度各异。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要想达到相同幅度的血糖降低,胰岛素敏感者所需的胰岛素数量较少,而胰岛素抵抗者所需胰岛素数量较多。因此,胰岛素抵抗个体的胰腺负担更重。

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胰岛素抵抗虽然存在遗传性,但是,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便是从早晨到夜晚也是在变化的。所以,胰岛素抵抗应该是受到“天生的”、“遗传的”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影响的。最近的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通常是最先出现的,随后才出现胰岛素缺乏。因此,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些原本就遗传了胰岛素抵抗,后来又出现了肥胖,同时还存在心理应激的人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就非常高,而且很容易发生脆性糖尿病(即血糖容易波动,非常难以控制)。由此可见,患者在通过遗传获得了胰岛素抵抗之后,肥胖、缺乏运动、应激等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胰岛素抵抗原因有很多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一种胰岛素抵抗发生在妊娠期或青春期(主要是女性),属于一种生理性变化。例如,与青春期发育有关的激素,尤其是雄性激素,和胰岛素抵抗有着密切联系。引起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因素则包括了应激、恶性疾病(如癌症)等因素。

机体在被注射了不纯的胰岛素制剂后,可能会产生胰岛素抗体,从而也会引起胰岛素抵抗,我们称之为胰岛素抗药性。通过注射高纯度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以降低胰岛素抗体水平,逐渐消除胰岛素抗药性。

代谢综合征的“核心”

    胰岛素抵抗还是代谢综合征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代谢综合征曾被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它包括了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亚洲人群比欧洲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更高,近年来亚洲(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糖尿病人数的激增除了遗传因素外,生活方式改变、缺乏运动、肥胖和应激起了关键作用。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被发现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个体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进而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造成水钠潴留和动脉粥样硬化加剧。高胰岛素血症个体还存在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降低的变化,这也会增加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风险。

    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胰岛素抵抗状态可以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前驱表现,这主要就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所带来的血脂异常和血压升高作用。一项大型研究还发现,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在女性中更为常见,也就是说女性更易出现代谢综合征,更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总之,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且还会引起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从而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除了遗传因素外,胰岛素抵抗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后天获得的,如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所致肥胖、应激等。因此,及早对胰岛素抵抗进行干预很重要,其中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而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有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