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糖尿病天地》教育刊2008年第10期
天气转凉,感冒和流感又开始肆虐。如果您患有糖尿病,情况会变得更糟。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都会对血糖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大多数人却对流感疏于防范。广大糖尿病患者,如果生病期间血糖没有控制好,并发症可能会很严重。对于普通人来说,得了流感只需要在家休息三四天就没事了。但是,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得了流感之后,有时甚至不得不住院治疗。
流感也能要人命
当感冒或流感“找上门”后,机体的生理应激反应会导致血糖升高。这种变化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尤其值得重视,因为他们必须控制好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都非常危险。
在没有食物摄入的时候,机体会“燃烧”储藏的脂肪来产生能量,此时如果胰岛素没有按时补充,尤其是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脂肪代谢过程中一种叫做酮体的有害产物将会在血液中蓄积。过高的酮体水平将会导致酮症酸中毒,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昏迷或死亡。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患流感后的死亡风险比没有糖尿病的人高出3倍。流感及其继发的肺部感染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
OTC药也应有选择
得了流感或感冒以后,很多人会自己到药店购买药物,常见的OTC(非处方药)类感冒药虽然能够很好地缓解症状,但也潜在着影响血糖和血压(大约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本刊注)控制的危险,例如,含有解充血药的止咳糖浆就会升高血糖和血压。尽管这类药物能够缓解某些感冒或流感症状,让人感觉更舒服,但是,并没有证据证实它们能够缩短感冒或流感的病程。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不能使用这类药物缓解令人难受的症状。一个经验性原则就是,如果您不确定这药对于自己是否安全,最好还是不要吃。通常,作用于局部的药物要比需要口服而作用全身的药物更适合糖尿病患者,例如,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喷鼻剂来缓解鼻塞症状,而不要口服解充血药。
血糖更需要“呵护”
秋冬季节,生病的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特殊护理来预防更严重的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如果生病了,控制好血糖将有助于尽快康复和避免并发症发生。除非医生建议,否则糖尿病患者应该与往常一样继续应用降糖药物,即便不能象往常一样进食也是如此。
除了经常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危险的血糖升高或降低,糖尿病患者还应该监测尿酮——过多脂肪酸降解的结果。当血液中的酮体超过某个水平时,尿中就会出现酮体。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立即与医生联系。
*血酮升高或出现尿酮超过12小时。
*呕吐或腹泻持续超过6小时。
*发热加重或持续超过1天。
*出现腹痛或血糖难以控制。
由于糖尿病患者生病后很难立即得到医生的治疗,因此,应该未雨绸缪,在生病前,事先请医生为自己制定生病应对计划。
疫苗接种不可少
糖尿病患者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在“2008流感及流感大流行防控策略高层论坛”上,专家表示,疫苗接种仍是目前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尤其是对于一些流感高危人群(这其中就包括糖尿病患者)而言。
另外,尽管肺炎并不是冬季特有的疾病,但国内外专家都建议,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接种肺炎疫苗——65岁前接种一次,65岁后接种一次。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预防感冒和流感还有一个最简单也最便宜的武器——洗手。
总而言之,相比普通人群,感冒和流感对糖尿病患者潜在地危害更大,因此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