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摘录:试析布鲁纳的学习准备观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2015-01-25 20:52:47)
标签:

教育

分类: 顺应主体理论

 

作者:郭文

摘要题:学习准备对学习的成效是有直接影响的,正确的准备观是教育概念,而不是生理概念。准备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准备是可以促进的,这就是布鲁纳的学习准备观。本文拟对布鲁纳的学习准备观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准备的英文词是quot;readiness。Quot,有人译成准备状态或准备性。所谓准备是指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时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合理,来衡量是否已达到学习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学习活动的准备。

我们知道身心成熟程度对学习是有影响的,我们把身心成熟到适应一定学习的状态称为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以身心机能的整个领域为对象的,学生在从事某种学习时,如果具备了学习的准备,从发展的过程看,就是在这个阶段显示出学习起来最合适最右效率。专家认为,学习的准备,不仅保证学习者在新的学习中有可能成功,还应使他们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合理。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儿童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必须具备适应一定的学习准备。学习的准备可以分为认识的准备、情感的准备和动作技能的准备。认知的准备又分为教材知识准备和认识发展准备。教材知识准备是由特定的学科知识决定的。认知发展准备是由一般认知成熟程度决定的。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准备状态十分必要,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有目的地促进学生学习,使其更经济更省时,这是我们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正确的准备观是教育概念而不是生理概念,准备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准备是可以促进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布鲁纳的学习准备观。

布鲁纳认为早期教育是可能的,他指出儿童的智力发展不是象时钟那样,(一连串事物相继出现)意思是说,儿童在每一个智慧发展的阶段都是有潜力可挖的。教学不应该机械地等待准备,需要的是冲刺,是向儿童提供挑战性的合适的练习,使其步步向前发展,由此布鲁纳认为学习准备是可教的。他认为,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年龄有关,但他更相信发展的水平会随着文化教育的条件不同而加快或推迟以至停滞,如果教师根据儿童不同阶段智力活动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提供材料和进行指导,就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布鲁纳认为,正确的准备观不是生理概念,而是教育概念。充分掌握先行的,更单纯的知识技能,构成了学习后行的更高深的知识技能的心理准备,这才是准备的真正含义。例如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是充分的掌握直觉的图形操作的心理准备,加法运算是掌握具体数的合成与分解的心理准备。这就是说,所谓准备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受教育影响而引起的,它是在成熟和教育二者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准备之齿是可以加速的,准备不象机器那样机械地以固定的速度转动。因此,教学不能消极地等待一定准备状态得到了,也不必奴性地跟随着儿童智力发展的自然进程,而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速学生新的准备状态得出现。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不论是认识一个形式还是掌握一个概念,不论是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理论,都是一个主动过程。人们的认识过程都是主动地把感知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运用,得以向环境学习,适应以致改造环境。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体现在他十分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对新输入的再组织。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知道儿童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以及儿童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准确地判断儿童具有怎样的发展储备。因此,布鲁纳提出全然无视儿童掌握教材的适当期是不行的,然而僵化地看待准备,也是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据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过渡期来看,从行为把握到图像把握,从图形把握到符号把握的过渡期是相当不确定的,把这些过渡期化一地定位于儿童的某一年龄,确定过渡期的准备是困难的。另外这三个阶段是不连续的,它们在儿童中是依次出现的饿,每一表象的发展都依赖于前一种表象。他还认为,儿童认知发展中,不仅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飞跃,它不但与成熟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教育、环境条件不同发展或推迟。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布鲁纳关于学习准备的基本观点:准备是可以教的,准备是可以促进的。这就是说适当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将有助于儿童变得易于学习。因此,他提出,父母与教师安排的活动,既要向儿童的好奇心挑战,又要有助于儿童发现怎样做才能解决具体问题。他认为,给以充分的鞭策和适度的练习,这将促使儿童得以把知识综合成供普遍运用的原理,于是在课程设计上他提出了著名的螺旋式课程。

布鲁纳认为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应查明基础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准备。据儿童知识发展的样式,予以翻译、剪裁、组织,使知识改造成为一种与儿童智慧发展相切合的形式。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沟通了中小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在小学以直观的形式学习,在中学开始论证,到大学则用公理体系的形式学习。在小学有了直观的理解,以后形式化的术语,高深的原理就不致成为力所不及的东西。由浅入深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把教材转移成儿童的思维方式,用以同儿童思维方式相符合的方式较早地和儿童介绍一些感性材料,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就是与布鲁姆的学习准备观相呼应的螺旋式课程。

学习准备对今后的学习成效有直接影响,学习准备是可以通过学校或     ,这件事当然不是使他生长而已,在准备的阶段里,在实际获得读书技能的过程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促进儿童的智慧发展,可使学生作好充分的学习准备。

1.学习能力程度。在调查学习准备中,首先要通过学习能力测验,看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所必须的学习能力。例如看学生的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发展的情况如何。其中注意力和意志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重要。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由于缺乏良好的注意品质,上课时不专心听讲,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学前,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测试,了解其注意的基本情况,对于学习的成效也是很重要的,它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内在动力。意志力差,学生就不能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服从学习任务,就不能遵守课程秩序,意志不仅可以驾驭学生的外部行为,而且还可以驾驭他的智力活动、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活动等。因此,我们在教学前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测验,掌握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社会性发展程度。这主要是调查学生与教师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以及集体活动的参与情况、协作情况等。人总是社会的人,如果不实现社会化,人就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程度,对于学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影响,学习虽然是根性行为,但它是发生在一个群体环境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除了受个体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影响外,同时也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不仅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在集体中学生懂得了行为规则的重要性,体验着具体的人际关系,并逐步学会客观地、现实地评价自己,学会如何同别人相处和以社会认同的方式去行动。学校是代表社会正规社会的最主要是社会的规范性行为和意识,孩子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程度,孩子和教师的关系,孩子和孩子的关系以及孩子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情况、协作情况,表明了孩子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和适应程度。毫无疑问,如果孩子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和适应程度高,各种关系协调处理得好,就能提高他的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他今后走向社会,就能被社会所认可、承认、接纳,才能真正显示他的才华。所以,了解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情况,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是很有价值的。

3.学习习惯和态度。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和做作业是否养成良好的,是否掌握了一般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持什么样的态度等。据心理学家林格伦研究得出获得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好的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5%,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因素占25%。(注:贝格伦著、章志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1983年。)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也认为:在高年级中,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消极的学习态度,其次才是知识缺陷和学习中缺乏组织能力。由此可见,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的成功是不可缺少的。

4.学习某一学科的经验。主要是了解即将学习的学科有何经验,达到怎样的学习准备状态。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知识的系统性,知识和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前面所学的知识是后面所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学科有何学习经验,现有的知识水平怎样,以后达到怎样的学习准备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5.身体发展的程度。通过对学生的身体检查、体力检查和观察等手段,调查学生身体和发展是否充分,健康状况如何等。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是学生搞好学习的生理前提,而且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因此,在教学前摸清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搞清楚学习所必须的身心发展程度并按其程度进行学习指导是很重要的。为此,必须依据发展心理学了解儿童发展的一般倾向。在教学前摸清学生原有状态,在决定向儿童教什么时,有时儿童的发展准备和知识经验准备比知识的逻辑更为重要。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是新教学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来编教材,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加速儿童的学习准备。教材是学习的依据,教材的编排应采取螺旋式地方式,既要照顾到儿童原有的发展特点和状态,又要满足其今后的发展需要。应该指出,这种课程要精心的挑选,要选择对今后的学习最有用的知识,而且儿童对这些内容已具有了发展准备和知识准备。

布鲁纳的学习准备观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是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我们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准备状态的调查和研究,按学年具体指明哪些学习准备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何种因素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或者发展情况需要达到何种水平,这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使我们的教学更经济、更合理、更省时、更有效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一个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也是我们教学所应追求的目标。

 

http://www.docin.com/p-22946754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