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坤▏智库竞争:国家大脑的终极对决

陶华坤 ▏智库竞争:国家大脑的终极对决
智库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和重要组成部分。智库职能,即理性决策外脑、多元政策参与渠道、决策冲突的理性辨析平台等。智库的成熟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公共决策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一、智库之魂:敢讲真话,不唯书不唯上
智库的影响力在于思想。将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长期性问题研究以及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有机结合,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做贡献。
1.问题意识是智库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一流智库?一是一流的研究成果,二是一流的影响力。一个智库要对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需具备的要素:即思想、问题、责任、战略、人才、网络、特色。建设中国新型智库,应重点加强整合机制、准入机制、竞争机制、供给机制、转化机制、共享机制和培育机制建设。智库是出思想、出对策的地方,主要靠人才。没有一流人才,就不可能有一流智库。
2.思想力量深刻地蕴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中。
让智库说话,要在咨政体系建设上有一种新的突破。信息时代推进知识转化,知识的时效性就是金钱。所谓心智或精神,是以人为中心,注重长时段的影响,故无法落实在各种硬指标上。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大都靠学者的学术感觉以及长期积累,逐渐摸索。要学问中有人,学问中有文,学问中有精神,学问中有趣味。
3.政府想听到更好的咨政意见,要有一种机制让社会的精英去发言。
智库的专家学者在发挥社会引领作用中,要能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切实在精于引导亮点、勇于碰撞热点、善于解析疑点、敢于破解难点上,发挥思想的力量。追求思想和理论的含金量,争取以理性的价值站住脚。一个团队一定要有核心人物,有统一思想,有共同目标,形成团队凝聚力。团队如雁阵,必须目标统一、能力互补、感情融洽。积极探索中国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
二、智库:知识为民,智识报国
研究真问题、拿出大成果、提出好主意。用质量说话,以成果立身、凭本事服人,通过出思想、出思路、出精品、出人才,打造决策咨询的最强大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供给。
1.公共利益是智库的最高目标。
社会一切领域,从根本上都是以不同方式来解决需要和供给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1962年,毛泽东曾就世界变局发言:“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
3.智库:发挥思想的力量。
高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是智库独特的精神气质,是智库能够影响国家决策的根基所在。本质:思想工厂;目标:影响公共政策;特征:独立性与专业性。职能:分析解构问题,作出科学预测;提供稳妥议案,辅助政府决策;提供政策舆论思想,引导社会思潮;储备人才资源。智库在研究解决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敢出大主意、做大事情!
三、智库关键词:出招、解惑和指路
中国智库建设不是靠挂牌子、找名人、戴高帽,而是研究和设计中国高端优秀人才的培养,惟此才能随着时间的久远就愈发显现出真正可宝贵的价值。
1.联合国:人类应避免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即无工作的增长,指经济增长未能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甚至恶化了就业形势;无声的增长,指经济增长未能带来民众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可能性;无情的增长,指经济增长导致了收入分配格局的恶化,财富的扩大带来了新的贫困阶级;无根的增长,指经济增长对文化多样性造成破坏;无未来的增长,指经济增长对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待智库探索!
2.智库很重要的功能是预警和纠错。
当原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新的现象、新的事实时,就产生了需要探讨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确立批判性思维,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已有的观点、理论提出怀疑并加以批判分析。因此,要允许智库有多种声音,允许智库用多种渠道去发言、发声、建言献策。智库价值的实现体现在:给决策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可信的信息资料、提供新的决策思路,保证决策的高效和正确;防止决策者的决策失误。
3.智库最需要的是思想力。
智库核心功能:释政、资政、谏政。中国智库最应该做中国方案、中国倡议、中国理论的提供者、设计者、建言者、传播者。智库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面向国际社会,提出中国主张,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聚焦前瞻和原创,坚持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强化“精、专、深、透”的研究理念,更好地回答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