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华坤:做人们读得懂的哲学学问

(2025-05-28 15:41:56)

 

 

陶华坤:做人们读得懂的哲学学问

 

 陶华坤:做人们读得懂的哲学学问


哲学博大精深,深邃难懂。写作是实现升级认知的捷径,著作者设法让人都读得懂,即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想法,做人们都读得懂的哲学学问。

 

一、深入浅出:做人们读得懂的哲学学问

哲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但它并不应该被束之高阁,难以被大众理解和探究。因此,著哲学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普通大众能够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

1.博弈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哲学。

博弈本意是下棋。信息是博弈论中重要的内容。博弈论关心的是日常经济生活问题,博弈论大师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所以,多从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以身边的故事做例子,娓娓道来,并不乏味。让人们参与到“学哲学、用哲学”的活动中来,这就是目的。

2.在实践中学习哲学。

哲学的作用或职能:第一,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有实践的作用;第二,哲学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教育的作用;第三,哲学具有催人奋进的作用。在一个科学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里,人民陷于愚昧、野蛮、落后的状态,是谈不上哲学发展的。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不是文明,主要应看它的哲学倾向。

3.请“哲学下凡”:为人民服务。

哲学是一门高冷的学问。哲学著作艰涩难懂,术语不熟悉,但这不妨碍人们进行哲学思考。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体验并不遥远,忽略专业术语,抛却严密论证,每个人都可感、可学、可思,找到“先得我心”的共鸣。哲学家或许也不能给出现成答案,却提醒每一个思考者直面人生、真诚生活。

 

二、笃志于道:引导人们走在“爱智慧”的路上

人生需要哲学。哲学: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侧重于学习目的;活学活用侧重于学习方法。两者都很重要。

1.哲学给人的感觉或许是太理想和不切实际。

哲学是温暖的,革命的;哲学是无力的,边缘的。哲学学习或训练能增强人们的分析、批判及诠释能力。人之为人乃在于有理性,能自我反省。这使得我们能够评价及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订立目标,自我改善。学习哲学主要在于培养分析与批判思考能力,以至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反省审察,作出谨慎明智的判断。

2.用哲学的智慧来指引生活。

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理念是指人的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成果。基本含义:一是信念,二是思想。雨果说:“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学习哲学能让我们发挥身为人而独有的潜能,能认识和理解什么是“道法自然”?理论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概念系统,培育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3.“道”永远不会消失。

哲学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学科,其灵魂是思辨和创新,它永远在思考、探索和挑战中前进。哲学的实践性在于它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更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哲学可助人类精神成长,哲学可以治疗寂寞、空虚、焦虑、“红眼病”等症。哲学家们通过深入思考人类的本质和存在意义,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活智慧和精神支撑,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三、学的灵魂: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思维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命智慧。哲学不是死板的、枯燥的理论,它是活的灵魂。

1.灵魂是有生命躯体的现实。

柏拉图强调灵魂高于身体,是指就灵魂的本性是理智的。这与他关于理念高于可见事物、知识高于意见的思想是一致的。灵魂是躯体的统治者和主宰。亚里士多德将灵魂中用来思维的部分与灵魂中感觉的部分明确区分开来。他将前者称为灵魂中的“心灵”部分,“我所说的心灵是指灵魂用来进行思维和判断的部分”,也就是“理性灵魂”。灵魂的感觉能力有赖于躯体(感官),但心灵的思维能力是与躯体相分离的。

2.学哲学,铸灵魂。

学用结合是“学的灵魂”。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拥有学的灵魂,可以在学习中汲取智慧,拓展视野,提高素养,丰富人生。学的灵魂包括好奇心、探究精神、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力: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创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这是学习的灵魂。

3.学的灵魂:指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

正义根植于人的内在的灵魂,政治学家必须认知灵魂,就像医生必须认知身体一样。哲学是一种活的灵魂,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是这个民族文化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所谓灵魂,就是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也就是指事物的本质。哲学“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抓住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认识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