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2024-06-01 15:38:25)
标签:
教育家英语降温英语教育英语考试鸡肋 |
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陶华坤
英语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英语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大部分家长的痛点在于学习英语占用孩子过多时间和经济成本,推进英语教育去应试化,让英语学习回归交流本质。
1.英语跌下神坛:天下苦英语久矣。
鸡肋最被人知晓的出处是《三国演义》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杨修曰: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学习苦,最苦是英语。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降低英语在我国当前教育中的地位,将英语从高考必考科目中踢出,在初中、高中教育阶段将英语降为选考科目,增加劳动技能、科学技术、实践实验技能的权重。
2.家长的质疑。
农村和城市的两极分化虽然在减小,但在学生教育问题上,差距却依旧存在。在城里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双语幼儿园时,农村的孩子却要等到小学三年级才能学习ABC。英语分值越高,对欠发达地区的孩子越不利。英语是乡村孩子升学的绊脚石。英语在很多父母眼中都是鸡肋,认为英语是没有用的,很多家长建议废除英语测试,减轻孩子的负担。
3.英语在中高考中的权重不应超过物理和政治!
英语科目被吐槽鸡肋。其言论大到大学教授,小到平头百姓,取消考试呼声不断。教育部门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合理的回应:会考虑重新分配英语学科在中学阶段的成绩占比,重新衡量其重要性,将制定相关政策。有专家呼吁降低高考英语分值,将其纳入选考科目。语文和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英语只能算是一个工具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