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为国,在其精神
(2024-02-10 11:12:53)
标签:
教育观教育家思想者国家精神 |
国之为国,在其精神
陶华坤
人之为人,在于有一颗仁慈的灵魂;国家之为国家,在于对公平正义的敬畏。让公平正义之光暖人心田,怀敬畏之心,行真善之为。公平和正义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和希望。常怀良善、公允之心,常持自律、勤勉之志,在专业上求精、在细节上求严、在过程中求全,心中有秤,敬畏法律,崇尚公平,才能真正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1.国之为国,在其精神。在其根骨,在其史,在其人民。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民至上,人民第一!心怀国之大者,核心要义在于为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得民心者得天下,守住民心才能守住国业,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动力。凝心聚力,履职尽责,永远在路上。
2.为民密码。
国之大者是民生大计,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重点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重点领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与势、人与事、情与理,都是国之大者。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西塞罗说: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上的法。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3.孔子:“政者,正也。”
为政之道在于公平公正。一个“正”字,是古往今来一切有所作为的为政者身体力行的功夫:待人公正公平,处事公正公允,作风公正廉洁。凡为政公正者,百姓誉之,无需下令也会紧随其后;凡为政偏私者,百姓唾之,三令五申也难以有人响应。公平正义是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