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女人
文://[张舒亮]

|
{柔情似水} |
|
女人和男人是相依相存的,古人就说,孤雌不生,孤雄不长,离开了另一半,这个世界就不完整。宗教提倡人们修行,禁欲,是极不人道的,男人离开女人,生活就没有激情,奔跑起来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寿命就会缩短;同样,女人离开男人,鲜花就会很快凋谢枯萎,自然就丧失了活下去的意义。
可是,宗教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不论古今中外,都出现过男女授受不亲的严规,窒息人的天性。当然二者是有区别的,宗教是纯粹的禁欲,不但坚决禁止女人交欢,而且在思想上也严格束缚。有首歌就唱道女人是老虎,即便女人真的是老虎,在男人眼里,女人也是可爱的老虎。有个故事说,一老一少两和尚过河,遇见一花季女子,小和尚摄于戒律不敢背女子过河,而老和尚不假思索,背起女子过了河,两人走了很长时间,小和尚实在忍不住,问老和尚,既然佛规禁止与女人接触,你为啥要背女子?老和尚笑答,我只是背女子过河,你却背女子一直到现在。
社会上的禁欲其实是实用主义做派,要求女人从一而终,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只属于一个男人,从社会上把女人孤立,圈于一个狭小的范围,避免女人跟更多的男人交往,达到社会秩序稳定的目的。实际上只要男人稍微有点能力,哪个不希望自己三妻四妾。所以社会上的禁欲是男人们给女人制定的法规。
话题扯远了,还是来说女人。现在的女人越来越不象女人了,女人飘逸的长发越来越少了,换成了齐耳短发,甚至修成了和男人一样的短发;穿衣裳也有男性化的趋势,国家本来屈指可数的女领导人出访,也收起了显示身段的长裙,穿西服打领带,走路雄赳赳气昂昂的,一点也没有女人的风姿。大家如果不信,请看看副总理吴仪就知道了。不过吴仪的名字就是这样,无仪嘛,名字与其本人没有女人的美倒很贴切。超女宇春,就是一个平民女子的范例,不爱红装爱男装,短短的头发,干脆利落的说话,纯粹一个假小子。
女人就是女人,从里到外都是女人才对。女人从小要把自己当女人对待,才不失女人的身份。女人吸引男人的,不是有多大的才华,不是创下多高的伟业,而是浑身散发的女人味。说话柔声细气,走路弱柳拂风,秀发披肩,长裙飘香,眉角含嗔,体态柔美。回目一笑媚生,万千风情尽在一笑之中,倾倒了多少男儿。在女人们感叹世上没有真正的男人的同时,又存留了多少真正的女人?
封建思想虽有很多糟粕,但有一点我是推崇的,就是女人的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看看这样多好,在女人年幼的时候就开始按照女人的既定标准训练,达到郑玄解释的要求
“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橐”。这样把女人的训练从娃娃抓起,在她们成人之后就不会出现假小子现象了。
时常从街上走,身边路过一些女子,身上的香味扑鼻而来,心里顿生一种怜爱之情。并不是女人的香味吸引了我,而是她们把自己当女人看待,用女人的心态、着装、举止和行为要求自己,时时处处散发着女人味,显示自己的美丽和动人。人常说女人打动男人心的有两样法宝,一是自然而然脸上显露的红晕,二是楚楚动人的泪水。羞涩是女人天生的美容秘籍,女人不论美与丑,只要时常显露娇羞的姿态,无不会拨动男人心中那一根神经,心中为之一颤,而没有羞涩和羞耻心的女人,和男人没有两样。梨花带雨的女人是美丽的,眼角噙满泪水,将落未落,柔弱之态毕现,面对这样的女人,那一个男人不会甘愿臣服。所以说女人美在神韵上,而不是面容上,这种神韵与生俱来,装是装不象的,学是学不会的。
时代呼唤淑女回归,但要问淑女的标准是什么,谁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从一网友空间上转过一帖子,内容是探讨女人味的,但我想如果女人有了女人味了,就离淑女不远了。这里我引用帖子里的一段话,作为自己对淑女的阐释:“女人味首先来自她的身体之美。身段柔和、如瀑黑发、似雪肌肤的女人,再加湖水般宁静的眼波、玫瑰样娇美的笑容,她的女人味就会扑面而来。女人味更多的来自于她们的内心深处。女人味是月光下的湖水,是静静绽放的百合。这样的女人,是一个晶莹剔透的女人,一个柔情似水的女人,一个善解人意的女人。女人味还来自于女人的美德。不善良的女人,纵使她倾国倾城,纵使她才能出众,也不是优秀可爱的女人。”
女人天生有一种母性,有一种包容、宠爱的天性。女人对小孩有天生的喜爱,就是母性的体现。女人对自己的丈夫,也有一种母性存在,比如照顾他们的衣食,抚慰他们的心情,恼怒他们的错误。女人总想改造自己的男人,要求他们有强健的体魄、渊博的学识、成功的事业、刚柔并济的性格,这样她们随之夫荣妻贵,而她们宁可舍弃自己的前途也要费尽心思打造一个好男人出来。从古到今,女人鼓励劝戒男人用功读书,以图飞黄腾达的例子不胜枚举。殊不知,在她们改造男人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己女人味,因为她们在改造男人的本身就是一个雄心壮志的体现,把本不属于自己的心态添进了内心。这样下去常见的结果是,男人被女人改造好的时候,却被其他女人抢了去。于是女人骂男人是负心郎,却根本不去查找自身的原因。
女人在丈夫面前显现母性,这是一件好事,但丈夫不是儿子,千万不要把丈夫当儿子一样指教,即便实在要那样做,也得换一种方式。因为对丈夫而言,给他温柔他高兴,给他照顾他愿意,给他象对儿子一样的指责和唠叨却令他极其反感。女人不但在丈夫面前显露母性,而且对他的父亲同样存在母性,当父亲老了,头发花白,牙松齿落的时候,她便取得了在父亲面前当母亲的资格,处处照顾,处处管教,那态度丝毫不亚于对待自己的子女。
在性方面,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加之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女人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纯粹是为了满足男人的需要,好象显得极其委屈。殊不知,男人要求女人既是上得厅堂的贵妇,又是下得厨房的娴妇,还是躺在床上的荡妇。有一首诗说的好,“碧玉破瓜时,情为郎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把女人天生的万种风情凸现在众人面前,这样的女人谁不喜欢。男欢女爱是双方的事,性生活的不和谐是造成夫妻分手的重要原因。
女人就是女人,柔能克刚,这是铁定规律。如果女人象男人一样以刚碰刚,那还是女人吗?
|
女人和男人是相依相存的,古人就说,孤雌不生,孤雄不长,离开了另一半,这个世界就不完整。宗教提倡人们修行,禁欲,是极不人道的,男人离开女人,生活就没有激情,奔跑起来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寿命就会缩短;同样,女人离开男人,鲜花就会很快凋谢枯萎,自然就丧失了活下去的意义。
可是,宗教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不论古今中外,都出现过男女授受不亲的严规,窒息人的天性。当然二者是有区别的,宗教是纯粹的禁欲,不但坚决禁止女人交欢,而且在思想上也严格束缚。有首歌就唱道女人是老虎,即便女人真的是老虎,在男人眼里,女人也是可爱的老虎。有个故事说,一老一少两和尚过河,遇见一花季女子,小和尚摄于戒律不敢背女子过河,而老和尚不假思索,背起女子过了河,两人走了很长时间,小和尚实在忍不住,问老和尚,既然佛规禁止与女人接触,你为啥要背女子?老和尚笑答,我只是背女子过河,你却背女子一直到现在。
社会上的禁欲其实是实用主义做派,要求女人从一而终,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只属于一个男人,从社会上把女人孤立,圈于一个狭小的范围,避免女人跟更多的男人交往,达到社会秩序稳定的目的。实际上只要男人稍微有点能力,哪个不希望自己三妻四妾。所以社会上的禁欲是男人们给女人制定的法规。
话题扯远了,还是来说女人。现在的女人越来越不象女人了,女人飘逸的长发越来越少了,换成了齐耳短发,甚至修成了和男人一样的短发;穿衣裳也有男性化的趋势,国家本来屈指可数的女领导人出访,也收起了显示身段的长裙,穿西服打领带,走路雄赳赳气昂昂的,一点也没有女人的风姿。大家如果不信,请看看副总理吴仪就知道了。不过吴仪的名字就是这样,无仪嘛,名字与其本人没有女人的美倒很贴切。超女宇春,就是一个平民女子的范例,不爱红装爱男装,短短的头发,干脆利落的说话,纯粹一个假小子。
女人就是女人,从里到外都是女人才对。女人从小要把自己当女人对待,才不失女人的身份。女人吸引男人的,不是有多大的才华,不是创下多高的伟业,而是浑身散发的女人味。说话柔声细气,走路弱柳拂风,秀发披肩,长裙飘香,眉角含嗔,体态柔美。回目一笑媚生,万千风情尽在一笑之中,倾倒了多少男儿。在女人们感叹世上没有真正的男人的同时,又存留了多少真正的女人?
封建思想虽有很多糟粕,但有一点我是推崇的,就是女人的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看看这样多好,在女人年幼的时候就开始按照女人的既定标准训练,达到郑玄解释的要求
“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橐”。这样把女人的训练从娃娃抓起,在她们成人之后就不会出现假小子现象了。
时常从街上走,身边路过一些女子,身上的香味扑鼻而来,心里顿生一种怜爱之情。并不是女人的香味吸引了我,而是她们把自己当女人看待,用女人的心态、着装、举止和行为要求自己,时时处处散发着女人味,显示自己的美丽和动人。人常说女人打动男人心的有两样法宝,一是自然而然脸上显露的红晕,二是楚楚动人的泪水。羞涩是女人天生的美容秘籍,女人不论美与丑,只要时常显露娇羞的姿态,无不会拨动男人心中那一根神经,心中为之一颤,而没有羞涩和羞耻心的女人,和男人没有两样。梨花带雨的女人是美丽的,眼角噙满泪水,将落未落,柔弱之态毕现,面对这样的女人,那一个男人不会甘愿臣服。所以说女人美在神韵上,而不是面容上,这种神韵与生俱来,装是装不象的,学是学不会的。
时代呼唤淑女回归,但要问淑女的标准是什么,谁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从一网友空间上转过一帖子,内容是探讨女人味的,但我想如果女人有了女人味了,就离淑女不远了。这里我引用帖子里的一段话,作为自己对淑女的阐释:“女人味首先来自她的身体之美。身段柔和、如瀑黑发、似雪肌肤的女人,再加湖水般宁静的眼波、玫瑰样娇美的笑容,她的女人味就会扑面而来。女人味更多的来自于她们的内心深处。女人味是月光下的湖水,是静静绽放的百合。这样的女人,是一个晶莹剔透的女人,一个柔情似水的女人,一个善解人意的女人。女人味还来自于女人的美德。不善良的女人,纵使她倾国倾城,纵使她才能出众,也不是优秀可爱的女人。”
女人天生有一种母性,有一种包容、宠爱的天性。女人对小孩有天生的喜爱,就是母性的体现。女人对自己的丈夫,也有一种母性存在,比如照顾他们的衣食,抚慰他们的心情,恼怒他们的错误。女人总想改造自己的男人,要求他们有强健的体魄、渊博的学识、成功的事业、刚柔并济的性格,这样她们随之夫荣妻贵,而她们宁可舍弃自己的前途也要费尽心思打造一个好男人出来。从古到今,女人鼓励劝戒男人用功读书,以图飞黄腾达的例子不胜枚举。殊不知,在她们改造男人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己女人味,因为她们在改造男人的本身就是一个雄心壮志的体现,把本不属于自己的心态添进了内心。这样下去常见的结果是,男人被女人改造好的时候,却被其他女人抢了去。于是女人骂男人是负心郎,却根本不去查找自身的原因。
女人在丈夫面前显现母性,这是一件好事,但丈夫不是儿子,千万不要把丈夫当儿子一样指教,即便实在要那样做,也得换一种方式。因为对丈夫而言,给他温柔他高兴,给他照顾他愿意,给他象对儿子一样的指责和唠叨却令他极其反感。女人不但在丈夫面前显露母性,而且对他的父亲同样存在母性,当父亲老了,头发花白,牙松齿落的时候,她便取得了在父亲面前当母亲的资格,处处照顾,处处管教,那态度丝毫不亚于对待自己的子女。
在性方面,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加之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女人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纯粹是为了满足男人的需要,好象显得极其委屈。殊不知,男人要求女人既是上得厅堂的贵妇,又是下得厨房的娴妇,还是躺在床上的荡妇。有一首诗说的好,“碧玉破瓜时,情为郎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把女人天生的万种风情凸现在众人面前,这样的女人谁不喜欢。男欢女爱是双方的事,性生活的不和谐是造成夫妻分手的重要原因。
女人就是女人,柔能克刚,这是铁定规律。如果女人象男人一样以刚碰刚,那还是女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