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大学畸形阅读文化

(2010-02-09 15:49:58)
标签:

大学

畸形阅读

对策

校园

先来看几条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几句话的,熟悉归熟悉,冒昧问大家一句: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了或者去照做了的?根据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0~8周岁人群阅读率为72.3%,9~13周岁人群阅读率为93.5%,14~17周岁人群阅读率为79%。我国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达到81.4%,远远高于成年人。2008年我国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4.72本,比2007年的4.58本多0.14本。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均阅读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减少趋势的,对此,很多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由,有说书价太贵的,有说出版物不适合自己的,也有人很坦白自己就是没有阅读习惯,而更多人抱怨的,是没有充分的阅读时间。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何谓“充分的阅读时间”,工作学习之余的时间么?如果这么算,最有时间的是我们亲爱的大学生。

 

大学生不算闲,但是绝对是忙碌的中国最有时间读书的。而本人在大学学习已经有两个年头,却有了这样的体会——要说阅读时间绝对是有的,然而,我们很多大学生能“有中生无”。为什么?因为我们把课外时间都花在了上网,逛街,恋爱等“事业”上面,本来充裕的时间一下子显得匮缺。等到忽然有了觉悟的时候,却发现我们马上就要面临就业,考研等压力。算起来,我们的有效阅读率是很低的。

 

所谓有效阅读率,就是在固定时间内你看书的数量多少和你理解吸收的程度深浅形成的比例,我们很有意思,出版技术越来越发达,品种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少,阅读面越来越小。

 

试想一下,这样的大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就是愈发显得狭隘的视野,单一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缺乏想象力的表达。这样的我们,代言的是一种可怕的大学畸形阅读文化。

 

我举个例子,我本人是90后,很多专家对我们是很担心的,认为我们简直是垮掉的一代(他们也这么说过80后),认为我们在文字表达水平,综合素养等诸多方面是远不如前辈的。他们这样说,自然有他们的道理,前不久做过调查,大学生最喜爱的图书前一百位是没有名著的。我们的目光,全聚焦在了郭敬明等代表的青春文学,《鬼吹灯》等代表的玄幻和《明朝那些事儿》的乐学文化(就是快乐的学习了)上。甚至有人的阅读主要是猫扑,天涯和起点中文网等上面。我们的文字表达和思维方式,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和理解。

 

我从来不想否认这个事实,年轻人是要有自己个性没错,但近几年来我们的汉语文化没有得到弘扬,反倒是网络名词搞得人头昏脑胀,从80后的郭敬明开始,我们的年轻一代就被披上了“不知道其作品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意思”的外衣,我们似乎越来越注重辞藻的华丽而使得内容空洞,总喜欢活在自己幻想的美妙世界里而缺少现实的思考,看似有很多见解却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连讽刺的词汇都没有一点新意。这一切的一切的真凶,就是可恶的畸形阅读。

 

大家想过好的阅读习惯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么?对了,就是独到的见解和准确的表达,试想,如果没有这两者,你的论文就很大一部分都得购买,价钱不高,但拿着爹妈的钱去做本不必要的消费又价值多少呢?如果没有这两者,当你以后在应聘的时候,靠什么去征服你的招聘者呢?没有这两者,当你以后在工作学习之中出现和他人相左的意见,靠着什么去说服别人呢?没有这两者,我们甚至连一种浪漫而温馨的爱情气氛都制造不了。

 

阅读不一定得对着书,很多时候对社会对人生对自己的生活的总结和思考也可以是一种成功的阅读。各位有没有想过,当你对书籍对世态的阅读达到一定水平,你优雅的谈吐能给你带来多少羡慕的目光?当你在用你掌握的丰富的知识和强有力的数据在论证你的观点的时候,你是何等的威风?当你靠着你的真才实学打出一片天地来的时候你又应该是如何自豪?我们不应该被畸形的阅读和思考绊住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是如此的年轻有朝气,没有理由跟理由妥协,我们应该和自强站在一边的。

 

各位,哪怕你再忙,一天抽出点时间来思考和总结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总是好的。一个星期写下一些属于自己观点的文章和句子总是会有收获的。一个月选择四篇于自己专业之外的文章来阅读总是会有利自己的能力储备的。一年下来,把自己的所有积累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大家总是会收获快乐的。这样,不好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把这句《易经》中的名言献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在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和素养中得到升华。

 

附:个人推荐大学阅读书单(为保证大家的阅读质量,都是选的个人认为幅适宜且质量上乘之作)

文学类:《未央歌》       鹿桥(真实亲切的台湾不朽青春巨著)

《洛丽塔》              (美)纳博科夫(很多人反映,短短30万字,改变了他们许多)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选》   (英)希区柯克(跟悬念大师学习用语言制造悬念的魅力)

 

国学类:《道德经》        老子(读懂半部《道德经》,做透一个中国人)

《四书》                  孔子,孟子等(向两千余年前的孔孟借积极进取之心)

《宋词三百首》            (比起唐诗来,宋词的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审美情趣也随之增加,值得细品)

 

史学类:《国史十六讲》       樊树志(比起袁腾飞更加治学严谨,比起“二十四史”更加让人易懂的史学大作)

《从历史看组织》            许倬云(把历史和管理,古代和现代很好的结合了的一本好书)

《亦古亦今》                熊达(受不了司马迁的古文?熊达短小而精悍的历史文章也同样能让你受益)

 

自然科学:《时间简史》        (英)霍金(霍金的成就绝对不止在科学上,他的文字同样让他受欢迎)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曹天元(虽然有人指责抄袭,但是我敢保证这是近年来国内市场最有趣的科普读物)

《从一到无穷大》                  (俄)乔治·伽莫夫(自出版一来就是此类图书的畅销货)

 

经济学:《经济学》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斯密代表的是传统经济,而两位教授是现代经济学的权威,这是书单中最厚的一本书,不过如果你真的热爱经济学,它应该是你的首选)

《基业长青》                   (美)柯林斯&波勒斯(一本打破常规,给企业人以指导的著作)

《长尾理论》                    (美)克里斯·安德森(现代商业的主模式)

 

心理学&励志学:《梦的解析》       (奥)弗洛伊德(跟萨缪尔森对经济学来说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值得你研究)

《活法》                            (日)稻盛和夫(一本绝对的励志圣经)

《说谎:揭穿商业,政治与婚姻中的骗局》(美)埃克曼(教你最基本的察言观色,这也是美剧《别对我撒谎》的作者推出的畅销书籍)

 

美学:《易中天谈美学:破门而入》        易中天(这可是易老师的本行,很有趣,也很让人受益)

《贝聿铭谈贝聿铭》                     (看一个叱咤风云的华人设计师的心路历程,也是一种收获)

 

哲学:《易经》                    (没错,是它,它不是一本所谓的迷信书籍,而是一本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不朽之作)

《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了解西方哲学的敲门砖)

 

传记学:《世界因你不同》               李开复(华人IT界的骄傲,谈他的故事,你,也会有很大收获)

《将心注入》                        (美)舒尔茨(星巴克老总教你如何确立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就业观)

 

求职:《新东方·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择业有道,面试有理》   (名字长了点,但是早点开始研读应该对自己有好处 )   

《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新品,对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很有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附其实施条例)                 (适当时候,我们需要拿起自己的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