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托的《美术鉴赏与批评》教材已出。200页,20万字,100多幅全彩图。纸好,但分量也重。定价49元。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刷。

1997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课题组工作时,我曾做过一个“目前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教材调查”,从结果看,当时开设“美术鉴赏与批评”类课程的学校极少。已出版的《美术鉴赏》教材也多是为高校跨学科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用的,美术专业用的批评教材凤毛麟角。其实,就本学科领域看,目前国内关于美术批评的系统性学术成果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教材编写的学术定位、阐述体例、内容选择等,均是一个探索性的结果。褒贬由人……
惟一可以保证的,是作者用心了。其背后是六年的本科教学过程与两年的集中研究功夫。


教材使用建议:
1、课后思考题和小组讨论题是值得利用的环节,我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问答中,表现出出乎我意料的洞见与精彩表述,利用好这种交流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好的推进。只是可惜,我的课堂基本是100人左右,让多数人都参与讨论的条件太差。

2、鉴赏、批评写作练习是一个必要环节,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点评更加关键。许多课程学习的要点问题,常在这一环节中得到暴露,为教与学的互动提供了路径。但作业评价没有课时,通过网络交流教师要额外付出很多。

3、本次从教育部层面发布的新课程指导方案(2005),提出的新设课程很少,这是其中之一。这一新课教学中必然面临师资问题,建议开始时可由二位教师交替上课,分别讲授中国与西方的部分。但第一章和第三章却要求教师应具有对中西美术传统和现代美术的综合知识。

要讲好“第六章
现代美术批评新视角”,可能需要教师课前多下些功夫,以免被学生问住。这些内容是非常有意思也新鲜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