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新苗
孔新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22
  • 关注人气:7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12月25日

(2011-12-26 23:12:26)
标签:

中韩美术

知识范式

市场意识

分类: 问题之我见

  2011年12月25日
    上周,与韩国昌原大学校美术大学一行20余位师生举行画展与当代美术研讨。

    印象:韩国美术文化的传统是中国美术文化。韩方教授的演讲力图描述韩国当代美术的“正体性”。

     问题:韩国需要清晰自己当代美术文化的“学术”何在。中国需要清晰自己美术文化的现代知识范式如何。

    我的发言就中国当代美术学知识范式及其变革的线索提出如下观点:

 

2011年12月25日

    三种“反抗规训”力量中的两种:“个体审美自由意识”“传统美术文化意识”,在近30年的实践中显示了很强的依附性,拉大旗作虎皮却都没有颠覆现行中国美术学的知识范式。最直观的现象,是今天高校的美术教学,依然建立在“写生”“写实”的技术模式之上,油画、国画、雕塑的狭隘分科一直被固守。

 

2011年12月25日

     唯独“市场意识”,在当代中国美术中还没有全部展示出它的变革力量……

    市场,不与官方体制对立,体制的运行却往往追逐它,以求参与利益博弈。

    市场,围绕金钱运作,但却是在中国建立“艺术界”最具公共性的路径。

     市场,能动员所有的社会资源,惟不在乎哪个“说法”是“对”或“错”。

     长远看,市场意识,也是文化意识,因为没文化得不了大市场,没市场行不了强文化。市场上,谁也不傻。

 

2011年12月25日

 

     最近有学者指出:西方的当代绘画不再强调素描和写生,而是关注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图像。对于具象绘画来说,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如何在二维空间里更真实地呈现三维空间,而是如何把相对肤浅的消费性图像变得有心理深度……

     市场与学术,一个有意思的文化博弈关系,正在介入中国美术学知识范式变革……以往可没有

(思考线索见孔新苗:《中国美术学知识范式建设的现代性境遇与当下的三个实践问题》,《艺术百家》2011第六期)


2011年12月2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