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孔子学院揭牌仪式在肯雅塔大学内再举行一次。
早起,在校园中闲逛。不管到任何陌生的地方,只要一进校园,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感觉。

校园右边有一片荒地,本想进去演练自己的拍照术,不一会就感到腿上刺痛,一会儿脖子上也刺痛,一把拍上,是蚂蚁,顺手一抹竟拉不下来……用力如拔图钉般才拽下,捏了一下甩到地上竟还快步跑掉……到底是非洲的蚂蚁,生命力真强。



肯雅塔大学原来是英国军队的营房,校内主要是平房,排列整齐。研究所和部分教师的住房都在其中。画面中的住宅是典型的教师宿舍,右边是主人的车库,房子另一面有一个小院。


本来要直接去参加庆典,但司机执意要载我绕道校内看他们新建的教学楼和学校图书馆,是由中国江西省建筑公司施工。我拍了几张,他满意了。显然,希望客人看到他们新的、“现代”的东西。

与肯雅塔大学签订协议,种下纪念树。

庆典即景:准备




非洲人头发比亚洲人密且细,据说一个发囊中长多根头发。梳这种发型应该花几小时吧。
从不放过美女。




仪式开始。







中午阳光强烈,但在阴影中一点不热,这就是东非的六月。
黑皮肤的也有娘娘腔。孔子学院的肯方院长马丁·吴(中肯混合名),善于演讲,表达丰富、幽默,显然他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智力,且对人善良而周到,但他走路、表情按我们当下的“文化标准”均有点“酸”。
至此,主要的工作已完成,肯雅塔大学周到地安排大家下午去市场购物。
路过的小镇,大概代表了肯尼亚普通人的生活环境。

有些日用品使我感到像是中国制造。
路边卖水果和烤玉米的大嫂向我们兜售烤玉米,同行者为她拍照时过于张扬,引来一个黑大汉的不满。我们车上随行的保镖一反平时的和气,大声用当地语言与他对骂,着实把我们吓了一下。

几天中他一直跟随我们,十分负责。第一天与他合影时,就感到他腰间所配“家伙”沉沉掂掂的份量与硬度。
到处都有这种绿房子,safaricom 是斯瓦西里语“旅行”的意思,大概就是所谓的“汽车旅馆”。
道路开始越来越好,周围的环境也漂亮起来,装饰漂亮的大门里可以看到精心修饰的园林,停着各种高档汽车的别墅一个挨一个,荷枪的军警几步一位。原来,进入富人居住区。
来到市场,规模很大,有点像北京四环的燕莎中心。近年常出门的人就能体会到,在北京、上海购物是各种档次的东西最丰富、最可能淘到实惠的,香港作为购物天堂,如今也不太具吸引力了。他们去买咖啡和衣服,我直奔顶层的地摊市场。


我买的小木雕。





它有两颗真牙。但不知是谁的牙……咬过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