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在肯尼亚首都著名的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和肯尼亚副总统穆西约卡出席,大学离市中心有一段距离,我们一早就驱车会场做准备工作。第一次走出校园,感受肯尼亚社会。
肯尼亚人口3000多万,是山东的1/3。面积近山东的四倍,自然环境的压力很小。但作为不发达国家,基础设施缺乏,人口聚居区的垃圾成为肯尼亚最大的污染问题。


肯尼亚国土面积58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 + 江苏 + 河南
+
安徽。东边与近来总与暴力联系在一起的索马里为邻,北边是埃塞俄比亚、苏丹,西是乌干达,南是坦桑尼亚。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是山东的1/5。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大部分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相当于泰山峰顶的海拔高度。北部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肯尼亚河流、湖泊众多,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首都内罗毕所在的西南部高原区属亚热带森林气候。气候温和,各月平均温度都在14-19度之间。在肯尼亚6天,完全没有原来概念中所谓的“非洲”干燥、炎热的感觉,而是满眼碧绿、植物多样、空气清新,只是中午的太阳确实厉害。

首都内罗毕四季如春,被誉为“阳光下的花城”,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10。在肯尼亚英语为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为国语,还有不同地区的当地语言,一般受过教育的人会说三种语言:作为普通话的英语、民族语言的斯瓦西里语,还有家乡土话。人口的38%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6%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


整个内罗毕城在大力建设城市道路,校长说下次我们来,就会享受畅通的交通了。当然,整个道路工程都是由中国水利建筑公司承建的,双向四车道,标准满高。

肯尼亚铁路很少,主要靠公路交通,到处都是里面塞了满满人的中巴车。

进入市中心。


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是全国第二高建筑,很远就能看到它的深赫色、圆形的躯体,很像一个黑皮肤的巨人。



发现会议中心院内树上有许多大鸟,当地人叫他内罗毕鸟,据说是一种专食腐肉的鸟……立刻美感全无。

准备工作顺利,偷闲到主会议厅的主席台上体验了一把当国际领袖居高临下的感觉。机会难得……

下午,我们的会议在小会议厅开始。

上图右边第二位是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很年轻。
下图左边是肯尼亚司法部长,右边是副总统。中间是大学校长和大学董事会主席。
我们的肯尼亚学生在演唱中国歌曲。
从会议厅出来已是傍晚。五星红旗在飘扬。

结束一天合作,她们很愿意与人合影,但从不提出要照片,就是“take
photos”。


傍晚,下班回家的人脚步匆匆,等车的人望眼欲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