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新苗
孔新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22
  • 关注人气:7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罗斯掠影——杂感

(2010-03-08 00:00:41)
标签:

俄罗斯

资源与文明

信仰与文化

现代政体

分类: 经验记录

 

俄罗斯掠影——杂感

    1、俄罗斯地大、人稀,自然森林覆盖大片国土,能源资源世界数一数二,这些都是我们缺的。说俄罗斯人懒,中国人勤,不知根据是什么。但从中俄两国土地、能源、森林与人口的比例看,让中国人如何不“勤”,俄罗斯人如何不“懒”……

 

俄罗斯掠影——杂感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人又是很“硬”的。一位英国人写到:“一个朋友对俄国作家作了一番评论,这是我迄今听过的最有见地的评论,他说:‘是的,他们都很深刻。而且他们也都出奇地硬。比方说,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死于决斗;托尔斯泰,征战于高加索山;陀思妥耶夫斯基,判处死刑,流放于西伯利亚的集中营;索尔仁尼琴,参加过二战,关进古拉格,战胜了癌症,挑战过苏联……”([]丹尼尔·卡尔德(Daniel Kalder)《他们的人生如此之硬》,朱力安译)

 

俄罗斯掠影——杂感俄罗斯掠影——杂感俄罗斯掠影——杂感
       莱蒙托夫(18141841)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1881    托尔斯泰 (1828-1910)俄罗斯掠影——杂感俄罗斯掠影——杂感
索尔仁尼琴1818-2008

 

    2在大街上偶尔能看到排队现象,有留学生说“俄罗斯人排队上瘾。”作为经历过中国70年代生活的人,我知道排队的烦人和背后商品不足的无奈。但当看到城市、乡间遍布的教堂和接触到的俄罗斯人衣着、言谈、公共文明的习惯,还联想到美国普通人拥有枪支的习惯,如果我们今天也……

 

俄罗斯掠影——杂感俄罗斯掠影——杂感

 

    3、当下中国的经济成就让我时时在对比中感到骄傲。当年作为与美国双峰并峙的超级大国,苏联的国力也曾傲视世界,最后,还是内部的政体危机导致垮塌。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建立在一个能在自身文化、文明内部消解危机的政体结构中。在建设现代社会政体的意义上,中国之路其实才刚刚起步……

 

俄罗斯掠影——杂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