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同与情人的关系

(2009-11-06 22:46:32)
标签:

艺术教育

社会

文化

判断力

杂谈

分类: 问题之我见

 

    “艺术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如同…… 

                     艺术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同与情人的关系

 

    当下的高等教育使人失望不奇怪,每个时代好像都有这类不满。而我们的要害问题,是教育只培养了对“正确的”迷信和依赖,结果当面临现实的问题时,独立思考的意识、方法跟不上,听天由命、山寨、咒骂成为基本反应。徐冰说要“弄懂这个道理”;陈丹青说“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要自爱”,我理解是呼吁更加多样化的、与现实生存密切联系的思考定位、方法和判断力。

 

艺术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同与情人的关系

 

    至于“艺术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我的看法概括有三点:

    1、它是一种变化的关系。

    社会是“活”的、文化是“活”的、人是“活”的,关系也就必然是“变化”的。如果用静止的定义描述这种关系,往往成为无用的套话。在我们的教育中,这种脱离历史、脱离现实的套话相当多。我曾强调研究生学习中“问题意识”、“时空意识”的建立,就是针对这一点。

 

艺术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同与情人的关系    2、对当代社会生活、文化问题保持敏感。

 

    在对新事物的敏感方面,年轻人往往具有“天然”优势。但也有劣势,即对第二方面“文化问题”的体会相对弱,它需要知识积累。即需要掌握一些民族文化艺术的基本知识及传统在当代面临的问题;知道一些异文化与本文化的差异与交流的历史与矛盾。因为任何“变化”,都是从某一“原来”的背景处开始的。通过学习,了解过去社会中艺术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外国文化中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我们就具有了思考身边关系的参照点。我开设本科课程“中西艺术比较”;讲授 “艺术美学”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定位,就是要建构、拓展这种知识眼界。

 

    艺术需要才能,成功需要勤奋。但我们看到了身边许多有才能、勤奋的人并没有走向“预计的成功”,我认为内因方面的症结就在这个“眼界”和“敏感”上。运用技术的才能、勤奋的工作习惯、具有高学位、出国学习、善做秀、会忽悠……都不能代替它,它是人文教育的最后成果——有判断力的人。它表现在韩寒那犀利的社会批评中,表现在陈丹青那鲜明的人文立场中。

 

                 艺术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同与情人的关系

 

    3、通过实践,体会关系。

    一方面积极设想自己打算如何进入社会;设想自己的创作具有何种审美趣味、格调。一方面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了解社会如何看待自己的表达,进而在表达的实践效果中思考徐冰那句话:“你能交付给社会什么”。

    社会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多层面的。这首先要求你为自己作出选择,而选择所需要的眼界、敏感应是教育提供的。可惜我们的教育强调“统一”多,关注“差异”少;讲述“应该”多,提倡“反问”少……好像大家都面对着CCTV的镜头而别无选择。

 

艺术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同与情人的关系

 

    社会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多层面的。你向社会提供的东西必须“纯粹”才能被你想象的人群接受。因此,没有“对的”,只有“够味的”;没有“应该的”,只有“有特点的”;没有“人见人爱的”,只有“被注意、被议论的”。

    文化是讲究品味和意义的,所以你提供的东西必须有“意思”才能被注意、被议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往往更重视“技术特点”,不重视“语言特点”;更重视形式完整,不重视观念与意义。语言本身就是技术,但大于技术。正如孔庆东熟练使用文字的技术中包含的思想立场与锋芒;形式是“意思”的载体,但没“意思”的画面太多了,如同路边那些整齐、闪亮的霓虹灯口号。

    总之,艺术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建构的”,而不是被“定义的”;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机遇实践出来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如同情人间的关系。

 

              艺术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同与情人的关系

                    (此图无法完整演示,请点击图,在弹出框中看。并向作者致谢。)

 

    1、立足“变化”——提高问题意识;

    2、勤于“学习”——提升眼界、敏感;

    3、不断“实践”——找出自己的“活法”。

    这显然是一个过程,如果不能享受,也只能够忍受。

    在同一个社会中,成功,却不可复制,因为“你”只有一个。正如感情,不可复制,只有“你们”两个。而利益可以用钱复制,且世界通用。

 

         艺术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同与情人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