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4938128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人行天桥“出现”,抑或“重现”?
(2008-02-24 21:00:19)
标签:
休闲
分类:
新闻学习
信息日报2008年2月23日刊登了题为
"南昌规划今年建五处人行天桥"的新闻,文章写道:"实行交通工程大改造,在八一大道的百货大楼路口、电信大楼路口,中山路的瓦子角路口、胜利路的民德路口、坛子口立交桥下的建筑机械厂门口规划建设人行天桥,在洪城路的十字街路口规划建设地下通道;完成八一大道民德路口、阳明路青山路口、八一大道永叔路口的地下通道口改造,将地道口由机动车道移至人行道,增加一股右转弯车道;拆除解放西路(沃尔玛店门口)的绿化带,拓宽机动车道;对人行道过宽的路口进行改造,渠化路口,开辟右转弯车道。"
为方便读者阅读,编辑还有意附了具体示意图:
http://pic.jxnews.com.cn/0/02/29/72/2297273_605840.jpg
问题是,只要是在南昌学习、工作或生活稍微有些年头的读者都清楚:文章所述的这些交通要塞在八、九年前是仍有所谓"人行天桥"存在的,只不过在当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而被人为拆除,那么这些读者就禁不住会问"当时拆除为何?八、九年后又建又为何?",鉴于此,我的看法是:文章的框架不妨设置为"人行天桥重现洪城",文章在采写中首先引入事件的背景,这么一来,我自信文章的深度会更上一层楼。当然,我在这里也只是纸上谈兵,因为如果照我这般弄的话,得罪的“神圣”可不少。可见,写好新闻是需要勇气的!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鼓舞人心的《媒体的真相》
后一篇:
人性化屠宰是否是人的一相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