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重发
颐翁传
41 惜别齐市
文友整理
颐翁从1968年7月参加工作,实际是9月报到的。到1978年9月离开齐齐哈尔车辆厂,转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两头算是12年。实际是十个完整的年度。但在农场却占了一半多(即1973年6月至1978年9月)在此期间,无论思想还是专业上,基本上造就和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础。使他从幼稚走向了成熟。从充满幻想的学生时代,青年时代,开始步入成年,成熟的后青年时代。所谓三十而立,一点也不假。挫折总是有的,但幸运的颐翁,没遇到太大的打击和挫折。总结经验,主要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不要去钻那些牛角尖。对于头头脑脑们之间的争斗。颐翁从来都是主持正义,而不是偏向哪一方。这也可能正是他吃亏和官运不畅的主要原因吧。如果再让他重走人生之路的话。可能他还是如此。这就是本性难移呀。
当时农场改叫五七干校,设总支。开始是蔡书记潘常委,后来不知为什么,来了个李景春。似乎与原来的老会计王景春关系不错。一到任不久,就撤换了颐翁的所有职务,让他只做出纳。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因是这李景春的老伴,是农场才一名家属工。在开春农忙时节,建设猪舍,搞基建的人员都要撤下来,去到大田里铲地。当时颐翁是人事调度,在宣布这个决定时,颐翁说,不愿意干的,就回家。李景春他老婆是基建班长,二话没说,蓦头就回了家。所以。这李景春到农场来之后,一听说颐翁在农场正红火(似乎经常有点不给领导们面子,真有点霸道呢)就偏要把他拿下。把他原来在货车车间时的会计,一个叫邹耀东的,调来接替颐翁做主管会计。
不过说实在的,农场这主管会计,可不是一般人都能胜任的。那邹耀东竟然连续三月没有做出报表来。后来王会计,厚着脸叫颐翁帮他。才算把帐给平下来了。您说这逗不逗。以前别人看颐翁做账很轻松。其实主要是心细,加上操作方法尽量简化一些,就如同数学里的合并同类项一样。以前颐翁每个月不只是做报表。按月都要做出详细的经营分析和财务状况分析的文字报告来。可换了别人做,连报个表都不能及时出呢。当然,没过几个月就只好又恢复了颐翁的主管会计职务。
不过颐翁也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卖力气了。后来也是天赐人愿,上面发了个允许考研究生的通知。颐翁也正好有了离开农场的机会。后来颐翁考上研究生离职时,竟然没人接手这农场的总帐。颐翁毫不客气,搞了个“挂印封金”到哈尔滨上了一段时间的班,才回来交账。还是那位邹耀东。他想让颐翁求他接账。颐翁毫不客气。问他,接与不接。不接就还是封存。那李景春也只好命令邹耀东接帐了。此是后话。
颐翁脾气就是怪
拍马溜须他不爱
义气千秋人伊始
敢为敢做飘四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