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翁传 三 文友整理
由于个子矮小等原因,受本村孩子们欺负的事常有发生。
父亲经常训导他,不要与人争一时的高低贵贱。要学会忍让,忍辱。只有忍辱才能负重。要好好读书。知书才能达礼。父亲有意锻炼他与人交往的能力。一些本该由大人出面做的事,往往叫他去。比如借或还,各种物件农具用具等。包括请客迎送串亲戚。特别是过年过节在佛前和灶王、祖宗牌位前的烧香磕头等。都要颐翁--小田去做。一般他哥哥和姐妹们是不参与这类事情的。如果不是小田做,就是他父亲或母亲去做,很少交给旁人做。让他记忆犹新的,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是在上小学三年级时,拜教他的李老师做干佬(即干爹)父亲把李老师请到家里,坐在炕里最上面的位子,酒菜摆上之后,小颐翁给老师磕头,叫干爹。此后就陪干爹一起住到大庙旁的教师宿舍里。不仅学习成绩迅速提高了,其他孩子也就不敢藐视他了。可惜李老师不久就调到县里去教学了。后来成了他中学的生物课老师兼班主任。同时,避免了他在58年秋冬,想逃学退学去东北学徒的歧路。
此生多神助,冥冥祖德功。父教铭刻骨,未敢一时松。
勤苦书山路,磨砺笨鸟聪。文弱转成福,至今思启蒙。
父亲不仅让他拜老师为干佬,还请来村里最有学问,字写得好,算盘打得好的丁恩洪,做他的课余老师,教他写毛笔字和打算盘。可惜他眼力不好,后来课程又多,毛笔字一直没有恢复到当初的水平。
颐翁小时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下,常要去做许多一般孩子不愿做,也做不来的事。比如上街去叫卖自己家里出的菜。越是下雨天越要出去卖。不然菜就会烂在地里的。后来在上玉田实小时,他自己常利用星期日,到有水萝卜的地里买下一畦,弄到暖泉河去洗净,捆好,走街串巷卖掉。以解决学费等经济来源。此举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在接到北京铁道学院入学通知书时,他正在鸡西二中门前卖香瓜。
卑微苦痛泪存心,市井人情记忆深。
经营管理细微处,引喻推敲济世金。
颐翁后来在各行各业的管理中有所造诣,还真亏了他小买卖出身的功底加书本的理论综合。每逢讲课,滔滔不绝的实际案例,让听者如痴如醉。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扭亏为盈。颐翁是学会计专业的。有本事的会计应当懂经营,会管理,开源节流,不能怕得罪人,特别是领导人物。你迁就了他今天,明天呢?
他是村里唯一考入玉田县实验小学的孩子。能够在玉田实小读书,特别是1954--1956年,县实小的黄金时期。是他终身受益最大的学校,至今没齿难忘。第二个黄金段就是1961春-1963年夏的鸡西二中。在一般小孩子不愿读书,社会读书无用论占主导的年代,克服家境贫寒和社会变故等多重困难,坚持苦读精读和学以致用,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