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都纪事

(2022-05-10 10:37:37)
标签:

颐翁传

京都纪事

时尚

文化

颐翁诗词

分类: 京都纪事
京都纪事


              京都纪事     续颐翁传和天意

 

    颐翁传搞了51集,天意搞了12集。其实都还只是草稿。有待进一步加工、修订和充实。从现在起,写颐翁调北京工作后,在京的亲历事件和人生轨迹。

    颐翁好动。按说在税总工作,各方面都不错。进京第二年,就分给他一套小三居的房子。本来是可以要一套22层大三居的。他夫人嫌楼层太高,就要了这套格局好的11层小三居。而且与介绍他来京的范源新大哥,是上下层。范大哥就住在三层。两个人可以随时串门谈天,神聊天下大事。

    老范为人随和。与原来税总副局牛立成,曾是在财政部坐对面桌的同事。当时范主持《税务研究》编辑部工作。颐翁做编辑工作。同事之间关系不错。每月除工资外,还有些编审费和少许的校对费。编辑这活,需要细心和耐心。稍有疏忽,就会出错。好在颐翁曾任《渔业经济研究》副主编。有过编刊经验。做起来轻车熟路。且可以利用编刊,学习税收理论。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请教范大哥。颐翁习惯于与熟悉的好友称兄道弟。除非其名字比较好听,如风行。一是他比颐翁小两三岁,二是叫起来顺口。所以总是叫他风行。现在人似乎不愿意给自己起字和号。可颐翁却不然。总爱给比自己小的朋友,起字或号。他自己也有多个笔名及名号。主要是编刊物,经常需要弄些短篇填补版面空白。以免各篇文章接排串页等麻烦。这些短篇,就需要著以笔名。以免别人发现或误解。可这事过去在颐翁做副主编时,是没有人说三道四的。颐翁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编辑,哪敢造次。不过他经常试着与范大哥商量,可否不再从来搞中节选短篇。而直接由编辑们搞些短篇上来。范大哥当然不会同意。他平生胆小,不曾越过雷池一步。他劝颐翁要谨慎从事。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和建议。可颐翁是个好动的人。几次提议之后,大哥有点不高兴了。改叫一个名叫李永丰的年轻人排版和核红。谁承想,这活是个辛苦活。稍一疏忽就会出错。几期下来,不仅半个半个的空白版面多多,校对错误多多。有时连大标题都给错了字。迫不得已,只好又由颐翁来排版及核红。颐翁虽然不再提由编辑补白的事了。可还是主张让大哥写文章,与某些专家学者在税务理论上,唱点对台戏。那样,刊物才会有所起色。

    颐翁在理论上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几次提议被大哥否定之后就提出,自己想在理论上写点东西,恐怕与专家们不一致。大哥坚决反对。他说,你才到税务几天,就敢随便说话。更何况要与专家学者们的观点相左。至此,颐翁与范大哥虽然关系依旧,但性格差异和观点差异越来越明显起来。颐翁不顾大哥的反对,在各地方的税刊上,连连发表文章。虽未与人争论什么。但在税收理论上,却是独树一帜起来。直到由红旗出版社,1991年出版了他的《赋税新论》为止。许多税务界的朋友,虽然感觉新奇。但多数不敢与之为伍。颐翁后来作诗叹曰,

    北京   曾经勤苦难为学  五年哲理心力竭

           税刊税论磨秃笔  名山踏遍月圆缺       

           总监文旅马戏大  西开未竟归注协

           创建全联事务所  民生退隐暗自嗟 

           六里太平十三载  安居永金赋诗耶

           天赐我时莫辜负  细织慢理唱子曰

           闷时乘车巡五岳  闲步古韵风物学

           游历京郊也不错  数古长寿念歌诀 


            述怀     99.4.6-9.退隐皇城桃柳调

                 桃园春岁岁  岸柳绿依依  烟波风未去  暖水迟迟回

          悠闲今日起  秃笔漫天挥  情浓文无价  春秋当可追
          路旁花任落  市井货云集  调寄城桃柳  耳顺事何非   

     这两首诗中,基本写出了颐翁在京的轨迹和心绪。谨以此作为颐翁传的《京中纪事》纲要和开篇,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颐翁传天意2
后一篇:浅议文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