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感想(一):人工智能是未来股市的方向

标签:
财经大盘股票量化牛股 |
圣诞节前夜,我起身前往加拿大,给身体和灵魂放了一个短假。在好好思考和总结2017年的同时,我又决定去趟美国,实地考察一下,是什么让美股能走出长达八九年的牛市,未来资本市场的趋势又在哪里。
当我看到一台台电脑代替了交易员、一排排冰冷巨大的服务器代替了证券分析师,我震惊了,我恐慌了,但是我又隐约察觉到了一丝希望。
陪同的基金经理告诉我,美国现在超过60%的交易、接近1万亿美元的规模都是电脑程序化交易进行的。尤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融入,程序化交易的规模还在快速增。相对的,人工管理的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在逐渐减少,被动管理资产规模增加,太多太多无法跟上时代的分析师已经从这个行业消失。
高高矗立的哈佛塔:
富兰克林认为,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麻省理工的长廊,立冬和立春第一天,阳光可以直射穿过251米的长廊:
在波士顿,量化对冲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程序化交易给美国股市也带来了深刻的改变。由于电脑只利用公开数据,通过数学模型的运算,挖掘出隐藏在公开数据后面的信息,从方法论上大大降低了人对的市场的干预和操作。
从我考察的结果来看,美国各大基金公司更多的是比拼科技研发能力,看谁的交易更快、谁的策略模型更成熟、谁的策略更智能和有效。在国内金融市场监管日趋规范的情况下,智能投顾这种方法必然会成为投资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为什么说我又察觉到了一丝希望。因为我发现,对于中国尤其是A股的广大散户来说,人工智能技术仍然是一个新鲜的名词,知道、了解并接受的人并不多,一旦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被成功引进和开发,智能投顾未来的成长空间非常广阔。
我有一种预感,未来十年,人工智能与对冲基金这个领域是少有的几个可以诞生个人英雄的行业。无论是出生贵贱,无论是学历高低,无论是有无经验,只要你勤奋、努力,脚踏实地的研究模型、研究市场,开发出适合市场稳健盈利的交易系统,实现财务自由,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先做一个小小的预告,这次回国,我不仅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对人工智能的思考,更花了大价钱带回来一批先进的人工智能选股技术和不同风格的策略模型。公司研发部门目前正在快马加鞭的进行技术的本土化和产品的研发,相信很快就有产品问世,和广大股民见面,这里先剧透一下产品的雏形:
在这里,我要送给我的粉丝们一个大大的福利:我让研发部拿出1000个内测名额,让我的粉丝们免费体验这款产品,目前大家已经可以0元购买、免费体验。等正式上线后,再从这1000名粉丝中抽选出100个幸运粉丝,免费赠送产品正式版一个月的订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