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林日报》2016年3月31日美术评论:从瀚海秋拍看周玉国现象

(2016-03-31 10:06:54)
标签:

吉林日报

美术评论

文化

分类: 纸媒发表

                    从瀚海秋拍看周玉国现象

□董喜阳

 

 《吉林日报》2016年3月31日美术评论:从瀚海秋拍看周玉国现象

    长期以来,吉林画家一直是保利、瀚海拍卖记录上的空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缺席是可怕的,更是危险的。长此以往,自然的地域绘画符号与精神在场将失去话语权。且不说我省已故的知名画家似乎被藏家、拍卖行遗忘,尚健在的画家似乎也没有位列“仙班”。幸好,今有吉林画家周玉国先生,以焦墨山水画作入选瀚海2015年秋拍,打破了一种沉闷的苦涩,令人欣喜。

    玉国先生的焦墨山水作品可以说继程邃、张仃之后探索的新起点。早年知道他经营多种画作,近些年专攻焦墨山水,成绩斐然。玉国先生入选瀚海秋季拍卖绝不是偶然,而是精研艺术的结晶,是他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高古静穆的内在风貌,虔诚求索的艺术姿态,以及文化修养、审美志趣的综合体现。白山黑水人有一种自给自足的传统,而对艺术而言,永远要“走出去、进得来、散得开”,目光高远方能抒写传奇,聚集万千,方可成就你我。

    玉国先生非绘画体制中人,性情直爽,敢于承担,具有大无畏的冒险精神,不服输的探索姿态,想能开一代画风,承袭造化之功。焦墨山水是高难度,成品率极低的表现手法。没有扎实强劲的透视、素描、速写、构图等基本功只能望洋兴叹,没有气势、格调、情怀、耐心、灵动的智慧,也只能望尘莫及。线条是构成一幅绘画作品的灵魂,是游弋的音符。观玉国先生绘画,其线条跃然纸上,如有动之心。钢筋铁骨般抓住纸面,具有力透纸背的浑然气魄。它已和绘画心源紧密结合,成为绘画思想的新解读。观其线条,时而沉厚凝重,时而飞扬灵动,有苍茫古朴,有淡雅明快。该放纵的不拘谨,该收敛的不乖张。玉国先生焦墨山水的线条自成体系,而他的整体创作风貌,由此构成。

    敏锐、果敢,博采众长,吞吐吸纳,融会贯通……这些构成了他艺术生命的关键词。他遍访群山,窥视自然造化,让艺术的疆域不困于眼,人云亦云也不乱于心。他远离所谓圈子,于寂寞边缘舞蹈。他仿佛是带着镣铐舞蹈,在规矩中获得了自由与呼吸。焦墨山水全篇聚焦黑白,两种色彩要表现出造型之美,表现出画家的情趣、涵养,这就需要勇气和才华。我们可以把周玉国先生的焦墨山水看成一种艺术的新梳理,对国画的具体细分和切割。我想周玉国先生是经历了许久的痛苦和煎熬才将焦墨山水的精髓掌握,并信手拈来。他在点燃自己的艺术形式和美术语言,我们欣喜地遇见。

    焦墨山水虽是高屋建瓴,却潜力无限。玉国先生的焦墨山水有自己的发展途径与文化内涵,有自我的绘画谱系,更是吉林画家与外界对话、碰撞的出口。他的焦墨山水不仅在阐释艺术,更是在诉说人生。我想,未来关于“周玉国焦墨山水现象”的研究,一定会不断推进。

 

      周玉国,1958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职业画家。研攻焦墨山水,被誉为继程邃、张仃之后焦墨山水最有技法与心得之人。17岁起先后拜著名画家阎环和张成久等人为师,并到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大等高校旁听美术课,掌握了扎实的透视、素描、速写、构图等基本功。主要作品发表于《国画家》、《美术报》、《吉林画报》、《当代中国画》、《工人日报》等报刊,《锻工之歌》、《湘西印象》、《秋山图》、《山里人家》、《深山藏秋韵》、《溪山春早》、《鸟鸣山更幽》等获得省及全国美术大赛奖,连续入选第二届至第五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并获奖。周玉国对唐、宋、元、明、清山水画大家及现代黄宾虹、李可染、张仃等人的画法都做过深入研究,默记于心,不为传统所囿,注入现代元素,融会贯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